第151章 商业航天友商麻了(1 / 2)
第152章 商业航天友商麻了
【吴老板太牛了!】
【馋死我了,什么时候正式商业运营啊!】
【真好啊,我也想去太空。】
【有一说一,这飞行器是真牛批,全程太平稳了,而且内部图像又超清,这才像是当代的载人飞行器。】
【嗯,如果说当初那次太空竞赛没有中断,而是一直发展的话,说不定大家现在坐的就是这种飞行器进入太空】
【如果当初没变的话,大概是这样,也不会搞得前些年商业航天才重新起步了。】
【对面的龙飞船算是世界上第一种商业载人航天设备,这个就是世界上第二种商业载人航天设备。”
【哈哈,这还是世界上第一种商业空天飞机呢!】
【当然是世界上第一种商业空天飞机了,因为世界上就这一种空天飞机。】
【不过吴老板自己的说法是‘轨道穿梭机’,他说这还不算空天飞机。】
【我觉得吴老板完全就是谦虚了】
【巧了,我也这么觉得。】
【能载人就行了,管它是啥,我只关心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运营,票价怎么样?】
【是啊是啊,票价多少,是会更便宜呢?还是会更贵?】
天鹰1号的载人首飞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它现在正在地球轨道上飞行,技术人员关心的都是技术问题,但普通人关心的却是价格。
毕竟要让他们去关心技术……他们也不懂。
对于一般人来说,基本就是“我给你钱,你给我服务”这样。
不过说到票价的事,短期内一般人估计是没希望。
【吴老板之前说天鹰1号飞行一次的成本不到1个亿,但升级科技是商业公司,肯定不会按照成本卖票,所以八个座位的票价总和肯定会超过1亿。】
【这不是废话嘛,我感觉应该会更贵,这毕竟是空天飞……哦,轨道穿梭机,是完全不一样的高级设备,乘坐感受比一般的载人飞船更好,对面空叉的可回收版载人龙飞船一张船票都5500万联邦币,折合到联盟这边就是3亿多,天鹰1号的一张票卖1亿都比它便宜多了。】
【但天鹰1号的成本在哪,没必要这么贵吧,就是一张票2000万也能赚很多很多了,而且票价便宜的话肯定坐的人更多,赚的更多。】
【嘶,我还是不期待了,不管是几千万还是一个亿,都跟我没关系,依然是富豪的游戏。】
【其实价格到了千万上亿的时候,销量就不是追求的唯一标准了,这个量级能接触到的人本来就少,所以会有各种普通人看不懂的操作。】
【而且飞行成本是飞行成本,之前的研发成本估计没算进去,但真正售票的时候不可能不考虑研发成本。】
【是的,这轨道穿梭机的研发成本一看就不低。】
【反正普通人还是再观望观望吧,不知道20年后能不能便宜……】
对于票价的问题,有人认为会更贵,并且分析的也有道理。
一个新东西比原来同类的东西体验更好,那肯定是花了大价钱进行研发的,刚开始的价钱更贵也是正常的。
毕竟要把研发成本赚回来。
如果这个东西还用了更稀有和更昂贵的材料,那价格肯定会更贵。
比如手机的玻璃后盖就比塑料后盖的手感好,可为了让玻璃达到一定的抗摔性,让它能当手机后盖,肯定得投入大量的资金做研发,最后的制造成本也会比塑料高。
所以塑料后盖就常用于低端机,玻璃后盖就多用于高端机。
这就是价格的差异。
当然,这是常规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升级科技出现之后。
【我倒是感觉票价会便宜不少,升级科技的‘升级’含义你们忘了,一直以来它就是要以最实惠的价格让普通人体会到高科技的好处。】
【嗯,我也这么觉得。】
【没错,升级科技出现之后,能明显感觉到科技发展又提速了一拨,那种各种科技都挤牙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止呢,科技提速的同时价格还降下来了,原来的智能机械狗多贵啊,现在又聪明又便宜。】
【哈哈哈,简直就是对科技产品界的鞭策,逼着它们把好东西拿出来,然后把价格拉下去。】
【对对对,那些爆发式发展的二次折叠手机就是这样。】
【所以升级科技肯定会把价格降下来,现在的天鹰1号跟当初的未来系列手机多像啊,都是对外国同类型但价格很贵的产品的狙击。】
【现在国外同类型的产品是什么?只有空叉的载人龙飞船呗,既然那玩意的单座票价是5500万联邦币,估计天鹰1号的单座票价肯定会比它便宜的多,说不定上来就砍一半。】
【也就是说跟手机战争一样,也是最少减一半,还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嗯,估计是了。】
【好家伙,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降价力度可是真的大,然而……对于我来说没啥用,别说2000万联邦币了,2000万联盟币我都没有。】
【呃,慢慢来吧,有生之年总会有机会的。】
【嗯,就跟那位老兄说的一样,或许20年后就可以了,20年后我才40多岁】
【我30多岁……】
网友们的讨论杨主任是不知道的,当确定天鹰1号处于稳定轨道之后,他就解开安全带飘了起来。
这次飞行既是第一次载人飞行,也是一次商业飞行演练,他要体验全流程,给以后的游客做一个示范。
作为联盟的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国家队航天员,现在又是联盟商业载人航天的第一位解讲员,这体验还是蛮奇妙的。
所以之前吴用跟他商量任务流程的时候,那时还是吴用作为公司老板自己介绍,但杨主任强烈要求把这个活交给他。
等他离开了座位,他也指挥着其他人解开安全带,包括吴用。
吴用只是一个造天鹰1号的,懂个锤子的乘坐天鹰1号。
而吴用就配合着他的表演。
还浮夸的说道:“哦,竟然是这样打开,真神奇!”
“这飞船就是好!”
其他人:“……”
观众们:【……】
当他们离开了座位,机舱里的座位开始自动折叠,不仅折叠,还开始下降。
等变形完成,刚才还“座位林立”的机舱就变得非常“空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