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太空吃播(1 / 2)
第148章 太空吃播
现在联盟公布航天项目进度的次数越来越密集了。
以前的时候联盟只是追赶者,怎么公布也是落后一些国家的,除了相关的爱好者和从业者想要知道实时进度,一般的民众只要到重要节点知道一下就可以了。
现在不一样,现在已经是竞争阶段了,并且进度也不慢,甚至比联邦还要快,自然要好好的宣传。
一是涨一涨自己人的志气,二是给联邦一些压力。
给对方压力有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把对方的潜力逼出来,反而让对方更加厉害,二则是顶不住压力之后容易出乱子。
一旦对面出了乱子……那就好玩了。
果然,在联盟宣布了载人登月的进度之后,立刻公布了载人登月总体任务的前置任务。
也就是嫦娥六号任务。
它会补发一枚“月背通讯卫星”鹊桥2号,既做安全冗余,又做通讯加强。
然后就是登陆点的前期探索,找水和找矿产什么的,要上四辆智能月球车。
到这里其实还好,联邦也没觉得有啥,反正目前月球上唯一还在运行的无人月球车就是联盟的,再多几台也不是什么质的飞跃。
什么是质的飞跃?
自然是你联盟的真人没有在月球上飚过车,俺们联邦飚过!
可是登陆点一公布,他们立刻绷不住了。
联邦宇航局认真考虑将沙克尔顿陨石坑周围地区作为未来人类着陆的可能地点,这也是“阿尔特弥斯计划”的目标之一。
谴责!
强烈谴责!
“我联邦先选好的地方,你联盟怎么能再选呢?我反对!”
“我联盟宣布你反对无效!月球这地方光说有什么用,自然是谁先到达谁……研究。”
而就在联盟和联邦打口水战,4月下旬,“天鹰1号”本月的第三次试飞。
虽说之前的试飞也有联盟航天部门的参与,毕竟要全程测控什么的,但这次的参与度更大,因为“天鹰1号”这次的试飞任务有一项就是对接天和核心舱。
这个任务可是经过严密论证的,加上之前几次的试飞都很成功,所以才有了这个任务。
也因为这次要对接天和核心舱,所以这次往飞行器里装货的过程也直播了。
“天鹰1号”的定位有点像……面包车,首先它确实是载人飞行器,但伱要是装货的话也行,甚至是客货混装也不是不可以。
当然,这里只是说的“天鹰1号”,在正常道路上走的车别这么干。
所以“天鹰1号”的一个主要业务就是拉着乘客做太空观光,而如果不是对接空间站的项目,只是在地球轨道上绕几圈,那么就必须给乘客们准备“飞机餐”。
这次装的货物就有。
它们有一个基础的标准配置,但是每次起飞之前都会根据乘客的需求做出调整。
比如有乘客喜欢吃西餐,旅行部门就会准备西餐,如果乘客喜欢中餐,旅行部门就会准备中餐,并且品种丰富,好吃实惠。
毕竟乘客们大价钱的机票都掏了,这些都是小问题。
而且里边包含了主食、副食、甜品和汤类,还有湿纸巾和口香糖等。
再之后,就要提前预约和另收费了。
比如要热毛巾、热红茶、冰淇淋、新鲜水果之类的,得加钱。
这叫“增值服务”。
毕竟太空运输是真的不便宜。
就算有了可以单机入轨,并且重复利用的航天飞行器,它的前期制造费用,还有后期的燃料费、维护费、维修费、人员费也是很贵的,往太空运送一颗苹果的钱一样不便宜。
升级科技航天公司会在这方面给其他想要开太空旅游项目的公司开一个“好头”。
至于他们怎么开发太空游项目,吴用推荐自家的“天鹰”系列轨道穿梭机。
很快,越来越熟练的地勤人员做好了飞行前的检测,“天鹰1号”顺利起飞。
【我都看了好几次了,但看到它从跑道上起飞还是感觉不可思议。】
【是啊,真是科技顶端的璀璨明珠!】
【冷知识,只要是被联盟掌握了的技术就自动丢失‘璀璨明珠’的称号,只是一般技术了。】
【悲,又一般了,我哭死】
【飞的好快啊,已经进入太空了,小玩偶又飘起来了。】
【只是普通的进入太空轨道而已,淡定,淡定】
【哇,看到天和核心舱组合体了,真漂亮】
【要对接了,200米停留点。】
【看控制大厅那个大屏幕上的实时模拟动画做的也很好,天鹰一号看起来真大啊】
【是的,轴线上的天和核心舱和天舟飞船加起来才27米多一点,节点舱和下边‘竖起来’的载人飞船才10米多一些,如果不看太阳能电池板的话,好像比长和翼展都是20多米天鹰1号还要小一些。】
【其实不是轨道穿梭机大,只是因为现在还没建成的天宫空间站小罢了,等到两个实验舱装上,哪怕不算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光舱体的轴线长度也有小40米了。】
【国际空间站有110米,但是当年37米长的航天飞机对接国际空间站也是一样显得非常巨大。】
【我发现飞行器的体型都非常大,我还看过太空叉的那个星舰和国际空间站的对接CG呢,长50米,直径9米,虽然没有国际空间站大,可是视觉上星舰比国际空间站还大!】
【人类要是有一个巨大的空间站就好了,最好是有旋转模拟重力的那种,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在网友们的讨论中,轨道穿梭机已经非常接近未完成的天和核心舱了。
核心舱里,三名航天员在忙碌的做着最后的检查,确认没问题,可以对接。
对接的时候他们关闭了节点舱和神舟载人飞船与核心舱的舱门,是怕对接的时候发生意外,气压降到零也是怕撞开了裂缝有东西被“吸出去”。
这也算是标准流程了。
其实在指挥中心告诉他们这个计划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这个计划的成功率非常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100%成功,要不然上边不可能同意这个计划。
毕竟联盟空间站可是联盟自己花钱建造的,虽然小了点,但也金贵的不得了。
要是没有把握,肯定不敢冒这种险。
一切准备就绪,飞行器开始跟空间站对接。
现在的空间交汇对接有好几种,手动、遥控、自动、主动都有,反正是根据不同任务怎么合适怎么来,而且哪个国家都有哪个国家的拿手好戏。
升级科技拥有完备的智能系统,联盟也是玩自动对接的高手,所以在一些比较考验精确度和控制度的难题上大多都是来靠智能系统来实现的,这次的空间对接也不例外。
天鹰1号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之下慢慢靠近空间站的节点舱,而且是以“竖起来倒飞”的模样。
因为它的对接口在飞机“头顶”上。
此时它的主引擎再次关闭,姿态调节引擎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精准启动和关闭,随着一系列的加速、减速、调整姿态、调整位置,联盟空间站在镜头中也是不断的放大,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