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云台峰上(1 / 2)
第64章 云台峰上
灵界这边。
不知不觉,到了日暮十分。
区区数百丈的距离,众人竟然用了一个下午。
纵然身为超凡者,体力远超普通人,但众人也都已经十分疲惫。
然而在这种艰难向上的攀爬之中,容不得半点疏忽。
在山脚数百丈时,众人还偶尔言语交谈,互相鼓励打气。
而到了距离山腰百丈最险恶处,众人反而没有一个人说话了,只是默默沿着前人的脚步,向上挪动。
大家都不敢分心。
身躯、意志都极为疲惫,汗流浃背,四肢酸软战栗,但反而打起精神,不敢稍有懈怠。
排在最后的王秋晃了晃脑袋,几滴汗珠,从脸颊滑落,“嘀嗒”落在身下石壁之间,溅射一团水雾。
平素有恐高症的他,根本就不敢往下看。
只能用尽全身力气,以手指紧紧扣着崖壁之间,那约莫一厘米宽,半指深的一道浅浅缝隙。
精神、意志都达到某种极限,每进一步,都在突破极限。
现在这种情况,只能用一个“如履薄冰”来形容,最为应景。
不仅仅是他,所有人都一样。
纵然赵全深练出先天真气,气息悠长,然他身躯到底是老迈了。
这时,行进速度,也远不如最先那么快捷。
好在,他离着山腰处的落脚点,已经不远了,约莫还有一百尺,数十米的垂直距离。
山腰处,是一片约莫两丈方圆的平坦石台,上面有苔藓花草覆盖,一株盘山老松,枝丫伸出崖外。
“最后一步!”
赵全深鼓起全身真气,飞速攀缘而上,离山腰还有数米时。
他拂袖一扫,宽大的道袍袖口,犹如流云飞袖,瞬间缠上松枝树梢。
微微借力一跃,轻飘飘已经落在平台上。
先用袖口擦了擦额上汗珠,赵全深才发现,不知何时,竟然有人先他一步,到了山腰处。
一个衣衫褴褛,发髻用竹簪挽起的年轻人,也正在山腰处歇息,依稀有些面熟。
但赵全深一时又想不起再何处见过。
“竟然徒步攀上千丈险崖,道兄好本领,好毅力!”年轻人率先开口搭话道。
赵全深拱手一礼:“过奖了,老道比不得道友,攀上千丈高崖,依旧气定神闲,可见道力深厚。”
这是实话,赵全深觉得,这灵界之中,但凡“人类”超凡者里面,自己的功力,应该是最顶尖的。
但饶是如此,攀上山腰之后,也是浑身汗雾蒸腾,气息略有些紊乱急促。
而看这人,虽不知何时上来的,但也确实气定神闲。
最关键,能徒手攀上这千丈悬崖的,无一不是毅力超凡之辈,值得敬畏。
年轻人却摇头:“我只是取了巧而已。”
“哦?取巧?”赵全深一副愿闻其详的模样。
二人正聊着天,曾元性也攀了上来。
该说不说,曾元性虽然没有练成真气,但论毅力,那真的是拔尖的。
始终不急不缓,紧随着赵全深登上山腰,只是这会儿,曾元性面色有些发白,唇无血色。
赵全深赶紧上去扶起他,搀到山腰平台处歇息。
“老弟,没事吧?”赵全深捏住曾元性脉搏,雄浑真气灌入他体内,试图帮老友平底气息。
在一众超凡之中,曾元性的肉身,可以说是最差的,全凭在灵界来之后,服了一点灵物,略微增强。
本质上,他的体魄,并不比普通人强太多。
然而就是这样,这老曾头硬是凭借自身毅力,强行登上千丈悬崖,不落后一步。
略带灼热的少阳真气入体,循环五脏六腑,枯竭的身躯,仿佛被注入一丝丝生机。
曾元性面上恢复一丝丝血色,他睁开眼,摇头止住赵全深:“我没事,往上不知还有甚险关,道兄不必为我耗费精力。”
这种强度的攀跃,对于曾元性将行就木的躯体来说,是极为损伤元气的。
“先歇歇,等稍缓过来,咱们再往上走。”赵全深望上看了一眼。
过了山腰,其实就有路了。
一条二尺来宽,如同神人凿开顽石,在险峻崖峰上,硬生生开出的一条古朴小道。
对比记忆之中,这条小道,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看起来,更加险峻,几乎垂直,而能见度,只有十余步,越往上,就已经被浓雾遮盖。
这时候,后面的张邵等人也陆续上来,进入山腰之间。
“你…李全!”张邵看见那平台上衣衫褴褛的年轻人,诧异道。
“你怎么也在这儿?”
李全微微一笑:“我听说这山上住着神人,所以想着上来看看。”
“你怎么上来的?”这时候,王秋一行都攀上山腰平台。
狭窄的石台,立马被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似乎并没有看到崖上,有其余人攀爬过的痕迹。
难道李全是飞上来的不成?
“害,伱们为啥一定要爬着上来,这蛮荒之中,有的是善于飞遁的猛禽。”
李全指了指山下,道:“山南二百里,有一只飞禽妖兽,神枭得道,号霁云公,性情温和,所以我用了一张异兽皮毛当报酬,请他带我飞上来的。”
在莽荒之中,一些妖兽皮毛、尖喙、利爪、牙齿,都算是宝物一类。
因为妖兽的一些异术,都会把这些肢体,当做法器祭练。
其余人得到之后,有可能从中参悟出一些妖兽的异术是,虽然可能性不大。
而且妖兽皮毛,本来也算是宝物。
“啊这…”众人听完,都有些无语的看向赵全深。
赵全深无奈一笑,他跟蛮荒妖兽关系有些僵,攀上云台峰山腰,对他难度也不是很大,倒是没有这么想过。
好在不论如何,也都上了山腰,众人也就不再纠结,纷纷或坐或立,在台上歇息。
“到了这山腰,往上就没什么需要需要尽力攀登的地方了,都有石阶。”赵全深指着上山小道。
“哦?道长貌似上过这云台山?”李全似有所指。
赵全深犹豫片刻,终究没有隐瞒,颔首道:“确实去过,不过如今峰上景致有没有变化,我亦不知。”
“我试图往上数次,那浓雾遮蔽五感,根本辨不得前路,且崖间十分险恶,遂又退下来了。”
李全言罢,转而道:“既然道长去过,想必记得路径?”
赵全深点点头,将宽大袖口撕烂,扯成二指宽的布条,约莫有七八米长。
“待会儿还是我走前面,你们拽着这绳索,跟着往上走就行了。”赵全深将布条搓成细绳子。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这种情况下,考验的就是一个信任,老赵头要是带错了路,众人都得跌下崖去。
众人二话不说,都将绳索挽在手腕上,李全也最后一个捏上绳索。
依旧是赵全深排头,后面人挨着人,手里攥着绳索,沿着上山的狭窄石阶,进入层层迷雾之中。
那雾,越走越深,直到眼前都看不见人。
眼前白茫茫一片,冷冷飕飕,完全不能视物。
“总算知道为啥那些飞禽都不敢往雾里走了。”俞明感叹道。
这种雾气,能见度只有几十厘米,纵然超凡者、妖兽,灵觉敏锐,也无法感应外界情况。
一旦进入迷雾,失去方向事小,一头撞上石壁,只怕瞬间头破血流,跌落深渊。
而俞明在前面说话,后面落后他一步距离的顾星成,就只能隐约听见他的声音。
而根本无法看清他的身形。
两人明明只相隔不到一米,却仿佛隔着另一层空间一般。
甚至更远处,俞明前面的张邵说话,顾星成就根本连声音都听不见了。
咫尺之间,仿佛便是天涯。
这种感觉,十分奇妙。
好在老赵头确实靠谱,始终沉着冷静,凭借微弱的记忆,不急不缓,脚步似慢实快,未曾踏错一步。
这种混沌朦胧的状态,不知持续多久。
处于迷蒙之中,不见天日,也不知时间。
突然,眼前似乎豁然开朗,缭绕的迷雾渐渐散开。
众人也能看清前面的人影,道路。
石阶,越发宽阔,约莫三五尺宽,铺满青苔,两侧,是高峰崖壁,中间一条石道。
往上约莫还有数百阶,就是一座门楼。
宽约九尺,高约丈二,上铺青瓦,两侧红漆柱子上,各有一副对联模样。
上面用扭曲如同符文般的古篆,各书有一行字,只是这种字篆,众人也不认识写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