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体外生物芯片,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2 / 2)
“现在这个步骤,被生物机器人取代,你们的主要工作,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举个例子,当初我们基因编辑海葫芦时,因为实验手法原因,其实经过两次基因编辑才成功,魏国豪应该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有了全新的工具,你们在电脑上完成基因设计,就能将改造的数据,通过生物机器人去实现基因编辑,海葫芦那么复杂的基因,也可以一次基因编辑成功。”
实验室所有人不可置信地发出各种喧哗声。
陆恒的话,有点打破他们的三观了。
实在想象不出,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这种操作。
陆恒将来需要这些人操作,需要介绍一下新一代技术的工作原理。
他拿出一个培养皿,里面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球体,无数触须在营养液中,有触须甚至在微微摆动吸收营养。
在球体顶端插着数根细小的线路,连接着一根电脑数据线。
可以将数据线另一端插入电脑usb接口。
这便是陆恒最近两天的成果。
它是生物网络装置的简化版,把无线信号、信息素释放功能省去,通过电信号传输数据。
四根线分别代表TAGC四种碱基。
当某根线输入电信号,代表将四种碱基的一种输入到球体当中。
这个球体,就是生物芯片的体外版。
包含了营养吸收转化、数据转录、灵魂纳米虫复制等等。
里面最重要的是有陆恒的理智意识。
陆恒早已实现在生物芯片中,植入理智思维。
现在就是让理智思维,处理电信号输入的4种碱基。
最后控制契约的灵魂纳米虫,让它们将目标生物基因修改成理智思维传递的基因序列。
至于球体的制造,其实是陆恒的细胞,经过灵魂纳米虫体外改造,定向编辑得到的。
触摸一下,就会感觉是个肉瘤。
陆恒没有和大家介绍这是生物芯片,而是说道:“这个球体可以接收4种电信号,代表四种碱基,当我们设计好基因数据后,就由四根线路输入这个球体。”
“它的具体工作原理,是公司机密,你们只需要学会如何操作,等数据录入成功后,就会得到大量携带录入基因的噬菌体,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进入细胞体内,进行基因编辑。”
其实就是让噬菌体带着陆恒契约过的灵魂纳米虫进入生物体内。
随后灵魂纳米虫改造生物细胞基因,都是由球体内的生物芯片来控制。
生物芯片就是陆恒的分身意识,收到什么信号,就会控制灵魂纳米虫如何改造。
陆恒目前和球体内的生物芯片,也失去连接了。
球体内的意识,其实是机械意识,没有别的功能。
没有涉及出生物芯片的系统,陆恒只能用自己的分身意识替代系统处理数据。
丁晓芸正用看神仙的眼神看陆恒。
她完全想不到,陆恒竟然能研发出这种超级黑科技。
这个生物小球,竟然可以接收基因数据改造出特殊噬菌体,让噬菌体去实现基因编辑?
就像是将原始人带进了星际时代一般。
眼前的技术,根本不像是地球科技。
可结合陆恒以往的成果,又似乎合情合理。
陆恒那么复杂的香蕉井树、海葫芦、靶向药载体都能改造。
现在改造一个特殊小球,也没那么难以接受。
不过丁晓芸依旧有些担忧,不知道如何治疗癌症病人。
陆恒闭关是在研发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
那癌症药物,该怎么解决。
陆恒能几天内就设计出全新的抗癌植物吗,就算设计成功,植物生长也需要很长时间。
尤其是红豆杉,十年时间,才长6-7厘米。
丁晓芸是肿瘤专家,她很清楚,肿瘤患者单个疗程就需消耗2克以上的紫杉醇。
这些微量的紫杉醇则需要从4-8棵生长超过50年的野生红豆杉树皮中提取。
陆恒怎么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