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媒体计划(2 / 2)
陆恒上辈子就完全脱离学术界。
他想自己做成巨企,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分部。
商人的身份大于科学家身份。
现在自然不一样。
他选择联系杨明,也有这层原因。
真以为做出成果就能混到院士啊,也需要各种学术之外的助力才行。
所以以后的发展路线,其实已经明确了。
那就是在领导秘密科研项目组做一些影响深远的生物项目的同时,明面上也保持学者和商人的身份。
如果上面支持力度不够大,陆恒也准备借助官方的帮助,在京城创办生物公司,建立生物实验室。
自由对陆恒来说很重要,他不想当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家。
陆恒虽然很佩服那些待在秘密基地,奉献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科学家。
但自己不能这样做。
他只有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比爱因斯坦还要伟大的科学家,才能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升级各种生物。
为此陆恒还打算成为通俗科普的自媒体人。
这一个月,陆恒已经在B站、斗音、西瓜、快首、头条等等自媒体平台注册账户。
只是因为筹备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准备内容。
现在搞定了杨院士,那就有空筹备自媒体成名计划。
杨院士和相关人员商议,估计也需要花费一段时间。
在这期间,最好能看到陆恒的能力。
按照陆恒的规划,至少要动员数十万科研人员辅助,才能开启“星球改造项目”“烛龙项目”“蛟龙项目”前置科研,对地球所有生物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组组装。
别看现在基因研究已经很久,但人类完成生物基因组组装的生物,不足一千种!
而陆恒需要的是,对至少数十万上百万种生物,基因测序完成组装。
投入的资金、人力将是海量。
他需要证明自己,所以前期肯定是从小项目入手。
这些小项目,正好可以一边科研,一边发到网络上吸引人气。
陆恒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说。
刘启超自然不认同,他觉得搞学术就应该专注,何必浪费时间去运营什么自媒体。
“小师弟,我觉得没必要搞什么自媒体,你的成果递交上去,不会缺项目资金,而且单单是基因编辑技术,就足够让你留名青史,该宣传的时候会有字母台找上门宣传的,做其他事容易分散精力,对科研来说没有好处。”刘启超建议道。
陆恒没办法解释,搞自媒体,赚经验值,对他而言也是搞科研的前置工作啊。
只能笑道:“师兄,科学技术也不只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的事,让普通人了解我们在做什么也同样重要。”
“我们总是看到国外什么什么技术取得突破,什么技术又被卡脖子,对民心士气影响也很大,我在科普的同时,也会让更多人提振信心,让更多人对生物科学感兴趣。”
“说不定就引导一些人走向科研这条路呢?”
刘启超顿时哑口无言。
他分心其他事会影响科研工作。
但陆恒不一样,小师弟已经拿出了划时代成果。
就算这辈子躺平,也是顶尖科学家。
只要消息公布,全世界无数高端学术会议,都会邀请陆恒去演讲。
无数顶尖大学,都希望聘请陆恒做荣誉教授。
而且小师弟还年轻。
想到这里,刘启超顿时感觉心脏被插了一刀,他在小师弟的年纪,还在背考研资料呢。
杨明笑道:“想做什么就去做,有什么事我们给你兜底,我是支持你搞科普的,现在我们很多老科学家跟不上时代发展,没有重视这一块,而网络上呢,又有无数伪科学家,伪专家,着实忽悠了不少人。”
“要不然就是一些人拿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给网友们打鸡血,实际上专业人士看来,都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