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2 / 2)
“再来。”
这声音还是一如先前,可对于陈默来说,就是恶魔岛低语。陈默不相信自己一招也应付不了,竟也真的再来。
双方切磋十四个回合,陈默败了十四次,身上多了九处伤口,从始至终,曹秋道没有动剑。
陈默倒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气,无论体力精神耗损严重。和曹秋道这样的高手交手,体力倒是其次,精神方面的消耗实在太严重了。陈默的精神力非同寻常,可即便如此,也在十四个回合后难以支撑。
陈默感觉无地自容,以往还对自己的水平沾沾自喜,现在却发现自己在真正的高手面前,什么也不是。昔日的骄傲,如今便是惭愧羞耻。
曹秋道却对陈默刮目相看。他认为陈默至少有两个地方有可取之处。
一,精神。
武者交手,精神与体力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精神远比体力要重要。许多武者虽然体力充沛,但与人交手时,精神很难集中,一旦分神,那么必然危险,若被对手抓住,那就饮恨收场。有些人能集中精神,但不能太长,所以只能速战速决,而对手也可根据这个破绽,将其击倒。
陈默的精神却并没有这两方面的毛病。虽然陈默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但在曹秋道看来,能在他的气势精神威压下,坚持十四个回合已十分不容易了。
曹秋道坐下四大弟子,其中剑术最高的莫过于仲孙玄华,可即便被称作临淄第一剑客的仲孙玄华在他的精神威压下,也不过能勉强坚持三十个回合,而且五个回合内必定败北。
陈默剑术上自然比不上仲孙玄华,可精神上却比起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脑子。
高手相争,不仅斗力而且斗智。陈默虽然交手十四个回合,落败了十四次,但每一次都有改变,而且每一次的改变几乎都正确。这是武者难得的天赋,这一点也只有仲孙玄华、韩竭两名弟子具备。
所以,曹秋道认为陈默是可造之材。
曹秋道望向坐在地上大口喘气的陈默,道:“歇息一刻钟,再继续。”
这一刻,陈默终于体会到善柔、仲孙玄华先前所说的话了:能得到曹秋道的指点,忽然是最大的幸事,却也是最大的不幸。
虽说曹秋道从始至终没有说过半句责怪的话,但却给人在心里上精神上产生了极大的压力。纵然他这种对剑并不如何痴迷的人都是如此,更何况仲孙玄华这等痴迷于剑的人呢?难怪仲孙玄华曾一度认为自己不合适学剑。
陈默当然没有坚持不休息,能休息的时候,他当然要休息。
陈默不止修习,而且还提出问题,道:“我发现一件事,刚刚我与曹公交手十四个回合,用了十四种方式出手,落败了十四次,虽然曹公用的招式手法都不一样,但有一点似乎是相同的。”
曹秋道双眼睁开,望向陈默,料想不到陈默败得如此凄惨,竟还有勇气询问自己。他坐下四大门徒,也只有善柔敢在落败后询问,其他三人都只能自己思考原因,
曹秋道也没有拒绝回答,道:“你发现了什么?”他认为陈默在武学方面颇有天资,其对他并不害怕,也没有太多的尊敬,这令他生出少许新鲜感,不由想听一听陈默的高论。
陈默道:“曹公每次都是在我招式将发而未发,力量最软弱的时候,将我击倒,敢问曹公是如何做到的?”
曹秋道双安射出精芒,对眼前少年不由刮目相看,道:“伱能看出这一点,代表你在武学上的天赋不低。”
陈默老脸一红,道:‘曹公过奖了,我会想到这一点,是我从一本书中看到的。’
曹秋道不由好奇起来。
陈默当然也不介意将所知道的告诉给曹秋道。
这个观点是陈默从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中看来的。
他讲述公子羽对傅红雪刀法的评价:一招击出,将发未发,是力道最软弱的时候,而傅红雪的刀就在这一瞬间切断了对方的命脉。
曹秋道听完,感叹道:“能写出这个故事的人,武学境界必定不差。”
陈默面色一阵古怪,当然不会说出实情,询问道:“难道小子猜测是正确的?”
“不错。”曹秋道道:“天下间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但能抓住那稍纵即逝机会的人更少。”
陈默有些期待道:“小子是否有机会做得到?”
曹秋道摇了摇头道:“至少十年内,你很难做到。”
陈默虽然不可避免失望,但是也并不太伤心,毕竟他从未将自己当做武学奇才。
曹秋道将陈默的表情看在眼中,好奇道:“你似乎并不是很在意。”
陈默老实道:“小子对武道并无太高的追寻,说来也不怕前辈见笑,小子习武的本意只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保全性命,对于武道,我可以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曹秋道眼前一亮,默念了这两句话,感叹道:“或许武道剑道的最高境界,便如所说的这两句话一般,拥有一颗平常心,只可惜老夫至今也无法做到。”
陈默笑道:“前辈若做到了,剑道与你又有何意义?这世上许多道理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没有任何道理,前辈听听就好,不必在意。”
曹秋道越来越喜欢这个一点也不怕自己的年轻人。可惜他早已不再收徒,否则必定会再添一名弟子。
曹秋道收回思绪,主动讲述刚才十四个回合中,陈默所暴露的毛病。
仲孙玄华在此,定然无比羡慕。因为这是只有小师妹善柔才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