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做个大大的名人(1 / 2)
第107章 做个大大的名人
第二天,陈默见到曹秋道,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他本以为这只不过是换一种报酬而已,此事并不算困难,而且对于曹秋道来说不过一句话的事。
但曹秋道的话却令陈默惊讶。
曹秋道道:“老夫已有近二十年没有过问宫廷之事。”
陈默心头一沉,知道事情不妙。
曹秋道的声音继续传到耳中。
曹秋道道:“其实让丽姬离齐,虽然表面看上去不过我一句话的事,可如此一来,老夫却也不得不卷入齐国纷争之中,又如何能安心领悟剑道呢?”
陈默脑子转的很快,笑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此心若安,纵然纷争不断,身在朝堂,亦能悟道。若是此心‘以物喜、以己悲’,纵然身在深山,亦不能悟道。更何况先生本心忧齐国,又何必在意明面上是否介入呢?”
曹秋道双眼射出精光,拍手叫好道:“好一个大隐隐于朝,就凭这句话,老夫帮你这个忙,不过。”
陈默心头一喜,谁知曹秋道说了一个不过。
陈默心里暗骂,面上并不表现出来,道:“不过什么?”
曹秋道:“不过你也需为我做一件事。”
陈默并不奇怪,想要得到,必须付出,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陈默道:“先生想我做什么?”
曹秋道悠悠然道:“做我昨天说的那件事。”
陈默一怔,不明所以。
回忆起来,他脸色顿时变了,声音结巴道:“先生的意思是?”
曹秋道当然看出陈默已知道他的心思,捻须微笑道:“正如小友说的那般,本人虽隐居多年,却仍旧心忧齐国,无法放下!齐国朝廷上下空谈成风,不做实事,这是灭国之相,因此老夫请小友去稷下学宫与那些所谓的稷下先生辩论,从稷下学宫开始改变齐国空谈风气。”
陈默脸苦了起来,提醒道:“先生,本人并非张载先生,哪里有那么好的口才,能说服稷下学宫那些学识渊博的稷下先生?本人甚至连书也没有读多少,上去之后,恐怕贻笑大方。”
曹秋道摆手道:“你虽然不是张载,但口才方面却不必谦虚。从这两次交谈来看,伱不仅口才颇好,而且善于思考,言语之中总带着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此事你尽管去做就行,纵然不成,老夫也不会怪罪于你。”停顿一下道:“只要你答应此事,老夫立刻入宫,请求君王后放丽姬出齐,如何?”
曹秋道这一番话非常有诚意,可以说不能更有诚意了。只要陈默答应下来,丽姬便可出齐,至于他是否尽心尽力,是否失败也不打紧。
陈默本应该痛快答应的,只不过参与稷下学宫的辩论,实非他所愿。他一直认为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才学,只不过凭借前人的经验而已,简直可以用不学无术来形容。
这样的他,又有什么资格参与学术辩论呢?又怎可能改变稷下学宫持续十多年的空谈风气呢?
可这确是送丽姬出齐国的最好法子,错过了这个法子,且不说还有没有其他法子送丽姬出齐国,纵然有,是否还能在田建耐心消失之前找到呢?
陈默心内一阵犹豫。
其实陈默对自身或多或少有误判。
这种误判其实是他对自身学识不自信的表现。他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并不是个有学识有本事的人。可事实上他所给人的表现却是一个非常有脑子有见解之人。否则曹秋道也不会在他承认自身并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的作者后,还提出这个请求。
站在巨人肩膀上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就是看得更高更远,坏处就是容易不自信,容易忽视自己的本事。
陈默正是如此。
曹秋道耐心等待,其实他也看得出陈默和世上大部分读书人不一样,陈默不喜出名。他知道这样有些为难陈默了,他一向不喜欢勉强人,可为了齐国,他不得不这么做。
当年他和田单走在一起,根本原因是看出齐国内部的腐朽,而战国本就是强则存,弱则亡的时代。而除开田单以外,他实在想不出其他人有资格改变齐国,强大齐国。
正如陈默所说,他虽然隐居,却并非不问世事。
许久,一声幽幽叹息声传到曹秋道耳中。
这下轮到曹秋道心头一沉了。
曹秋道沉声道:‘先生可想到了?’他从小友改变称呼为先生,表明对陈默学识的看重。
陈默当然注意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