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佃户的契约调整(1 / 2)
第90章 佃户的契约调整
田家所在的院子中。
对于李虚一家人的到来,田氏夫妇二人,明显有些拘束。
二人提着木凳木椅,说道:
“李老爷,李夫人,李小郎君,快请坐。寒舍简陋,要是有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李天晓也是第一次被人称作李老爷,连连尴尬地摆手道:“田老兄,你唤我李朗便是,当不得老爷之称。”
田文水却依旧露出尊敬的神色,哈药点头道:“李老爷贵为七品官,这村里间人尽皆知。当得起的。”
“不知李老爷今日造访,所谓何事?”
李天晓闻言便说道:“田老兄,某今日过来,是为了契约之事。”
“虚儿,你看什么呢,过来。”
正打量着田家上上下下的李虚,听到呼喊声,笑着上前。
“田伯,你们家这些木凳桌椅倒是不错,自个儿做的?”
李虚并没有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契约的事情,至少也要先了解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
田文水笑着点头道:“小郎君过奖了,家中这些个物件,皆是二郎所制。”
“哦?你家二郎还是个木匠啊?手艺不错,他多大了,人呢?”李虚有些意外称赞道。
在这个时代,能有个一技之长的,活下去倒是不难。
“回小郎君,二郎今年虚岁十六,并非木匠,如今还只是个学徒,平日都在长安城的家居行上工,还未回来。”
李虚点头,又问道:“这样啊。那你家大朗呢?怎么也没看到人?”
田文水答道:“大朗平日也在长安城,他在铁匠铺上工,是个铁匠学徒。”
一个木匠学徒?一个铁匠学徒?
“大朗铁匠,二郎木匠,都是手艺人,如此说来,你们田家过得还不错嘛。”李虚笑着说道,心中有些意外的同时,也觉得理所当然。
若是真靠这点田土,恐怕这一家人还真的活不下去,尤其是赶上去年蝗灾。要是没点其他的收入来源,那可真就是喝西北风。
听到李虚的调侃,田文水苦笑着摇头道:“小郎君说笑了。家中那两小子,皆是学徒,在城中跟着师父学手艺,都三五年了,还未出师。因而勉强能混个温饱,就逢年过节带些米面绢布回来。”
“三五年了,还没出师?那他们一月工资......不是,月钱酬劳多少?”李虚好奇的问道。
“酬劳?”
田文水摇头,叹息道:“小郎君,这跟着工匠学手艺的学徒,哪来的月钱和酬劳呀,有饭吃,有地方住,已经很不错了。”
李虚也回想起如今的时代背景,点头道:“哦,也是。既能学手艺,又有口饭吃,确实是不错了。”
这么说来,先前算的九亩地,再加上两个儿子偶尔补贴,这田氏夫妇过得也不算太差。
“小郎君,这契约之事?”田文水见李虚迟迟不提契约的时,便主动问起。
李虚正在思考要不要把田家两兄弟招揽过来,帮自己创造发明呢。
一个铁匠,一个木匠,年纪也不大,可提升的空间足,还真就适合培养起来。
想要靠自己一个人去改变生活,去发展工业,那是肯定不现实的。
正好城中的院子需要改造,村里也迟早要重新盖房子,要不就先把他们挖过来?
“啊~契约是吧。”
李虚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是这样,关于契约,我是这么打算的。”
“我家里的这些良田,打算用来种一批域外来的粮食,所以等今年秋收过后,就不租给你们了。”
“啊?可这......”听到不租了,田文水脸色立马大变,开口反驳道。
似乎早就才到对方的反应,李虚抬手打断道:“田伯,你先听我说完。”
“田土虽不租给你们了,但是我会雇你们帮我种,我保你们生活。不论收成,每年给你们田家三十五旦粮食。如何?”
“三十五石?小郎君这是何意?”
田文水听到三十石很是惊讶,但却没他明白李虚的意思,对一旁的婆姨对视一眼,二人同时望向李虚。
李虚笑道:“那我就说得更简单些。”
“田土,我李家就不租了,但是会雇你们帮我种,每年......算了,每月吧,给你们三石的粮食,逢年过节另有福利。你们帮我干活,有可能是种地,也有可能是种菜,或者喂鸡养鸭。反正就是替我干活,我付给你们月钱。”
“田地的收成是好是坏,都不影响我每月给你们发放粮食,你们只管干活,不偷懒就行。”
李虚这么直白的解释,基本是个人都听得明白了。
站在他身后的爹娘,听到这些话,都想劝李虚再慎重考虑考虑。
田氏夫妇二人对视,大眼瞪小眼,眼中即是意外又带着些许的怀疑。
“小郎君,这......不太好吧?”
李虚还以为他们是不愿意替人打工,于是就劝说道:“你们也不要觉得我雇了你们,你们就是我李家的下人,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