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万里之外去封王(五)(2 / 2)
看着前面是被杀得退的蔡瑁士兵,后面是蔡瑁的督战队在杀撤退的士兵。
整个战场就听着,全是蔡瑁士兵的哀嚎声音。
夏侯惇就头皮发麻。
这尼玛,那里还用他派兵过来相助。甄嘉那边就已经将蔡瑁的军队杀得崩溃了。
夏侯惇的部将来到夏侯惇的身边道:
“将军,我们是否还继续救援甄嘉将军?”
“不如我们就丢下这里,去会稽城寻找更好的战果。”
夏侯惇撇了一眼这部将道:
“想什么呢!我是那样的机会主义者吗?”
“既然来了,就要相助到底。”
“看到这一战,我也是服气了。”
“也许我们这些人要考虑更好的去向了。”
“这天下要留给这些年轻人。”
看到这里,夏侯惇也不准备争了。
原本只一个麹义带兵厉害,不想麹义带过来的将领,带兵都是和他一样厉害。
他现在也就只觉得,他的勇武在大汉境内还算过得去。
不然在这军中都要被淘汰出去。
蔡瑁看见他的军队始终都扭不回局面,现在夏侯惇的军队又杀进来。
他也终于就死心了,下令撤了督战队,开始让军队撤退。
甄嘉和夏侯惇这边的军队现在都是步兵,也就追了一会,就没有再追了。
要是换成骑兵,甄嘉肯定是要对蔡瑁的军队穷追不舍的。
蔡瑁逃了不久,看见甄嘉和夏侯惇的军队没有追上来,才松了一口气。
蔡瑁点数军队。
他这次带来一万多的军队,这次又只剩下了一两千人。
两次折损就有一万七八千人。
就是他自己也觉得不好去向袁术交代。
前面江夏那次,还可以说是敌人阴谋诡计,烧了他的水军。
这次可是在正面战场上,他人数多,却是打不过人数少的一方。
这还怎么交代?
蔡瑁觉得他是袁术,面对这样的部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砍掉再说。
部下看见蔡瑁怔在那里出神。
问道:
“将军,我们不去和袁术那里汇合吗?”
蔡瑁堵然回过心神道:
“不去了!”
“不想我蔡瑁自诩还是个统兵人才,这次又败得这样惨。”
“我去袁术那里,也帮不到袁术什么?”
“还徒增袁术笑话我,还不如早早就离去!”
部下道:
“将军到哪里,我们这些人跟随将军一起。”
“我们家都是将军给的。”
蔡瑁还是很高兴,他的身后还有人跟随。
这里这些人很多都是视蔡瑁为主家,他们那些人是蔡瑁的从家。
平时也都依靠蔡瑁的影响而得到生活。
他们这些人平时在私下里都要叫蔡瑁为主公。
除非这些人觉得能够独立出去,有更好的依靠对象,不然是很少有反叛心思。
反而是蔡瑁这些人,对袁术这些投靠对象,一天一个想法。
有利息就结合在一起,利益不合时,就想背叛。
蔡瑁心有戚戚。
原本还觉得他能托袁术一把。
毕竟他的妹妹是袁术夫人,他也不能对袁术无情无义。
可是再帮助袁术打下去,他看不见希望啊!
他现在都想好了,他现在手上就只有残兵败将这一点人。
就到刘表那里讨生活。
就选择向海边的地方,重新发挥他治水军的长处。
会稽城,袁术围着城道:
“城里的人给我听着,你们快快将城里的太后绑来我的面前,献城投降。”
“不然就不要怪我将城攻破,对你们城进行屠杀!”
听到当时吕布管理荆州那边,杀了很多人。
以致于荆州的很多世家豪强都向胶州逃去。
让胶州的刘表发展狠狠赚了一把。
吕布都不担心屠杀人担上坏名声。他袁术更加就不怕。
屠杀后,管理起来就容易多了。都是一些顺从之辈。
袁术始终认为,管理天下,需要依靠他们这些世家之人。
但是也要分情况。
愿意亲近他袁术的,才是好世家,否则就什么都不是。
城墙上出现一个年轻将军的身影。这些时日管理城中的城防事情,都是此人在做。
这人是吕蒙。
吕蒙道:
“那个是袁术,你不遵从陛下的命令。”
“陛下暂留你性命在胶州,你竟然不反思自己的罪过。”
“竟然还敢犯我会稽城。”
“我会稽城的太守,是当今天下皇后的父亲,岂是你能招惹的。”
“你们才要犯我会稽城时,我们会稽城就快马送信去洛阳,想来洛阳城的援军很快就会到。”
“你袁术是准备现在就束手就擒,还是等朝廷的援军来了,再将你斩杀,将会处斩你袁氏满门。”
袁术顿时就生气了。
一个才从当地冒出来的小小将领,就敢藐视他了。
他袁术就那样没有牌面吗?
他更是听说会稽城是当今皇后的父亲,会稽城兵马不多,才想要来夺会稽城,才想擒拿会稽城太守,向小皇帝要更好的安置他的条件。
袁术叫道:
“说来说去,你可敢出城和我军作战?”
“我想看看你这个将领有什么本事这样胡吹大气。”
吕蒙在城头道:
“我守城,只需要将城守好些时日,等待朝廷的援军到来,就是我的功劳。”
“我又何苦做冒险和你们的交战风险?”
袁术也没有想到,作为年轻人,吕蒙稳健得很。
丝毫都不受他的话语影响,要出城作战。
袁术就只好道:
“攻城!”
袁术那个急啊!
朝廷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还不知道蔡瑁那里能不能拖得住。
若是不尽快将会稽城拿下,擒拿城里的太后唐垚。
他这一趟更加得罪朝廷不说,什么成果都得不到。
他袁术难道就不知道他正在做的事情吗?
就是把小皇帝往死里得罪。
可是在胶州那里,他和刘表的关系崩了。
他也想要有属于自己领地的地方。
就只有到会稽城放手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