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不太靠谱(2 / 2)
“...在,末将在。”
典韦一个激灵,从地上爬了起来,有些生硬的向着天子一拜。
“朕一直相信,你是一个忠臣,所以朕才不顾其他龙卫的感受,破格封你为其首领。”
“也希望你,不要辜负曹操的一片忠心,而让朕也失望。”
陆言直视着典韦的眼睛,一字一顿。
“...末将遵命。”
典韦抱拳称是。
事到如今,他只能先在天子手下干着了。
主公...非是恶来不忠。
实在是,他说的很有道理啊。
而且,曾经身为曹操手下亲卫统领之一,他当然知道,这职位的重要性。
可以说是,最为亲信之人才能胜任。
天子对他的重视、礼遇。
更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他心上,厚重无比,让他无法反抗。
“典韦听旨。”
“朕擢升你为大周虎奋将军,兼御前龙卫首领,你且持此令牌,前往京师以北,天阳山上调遣兵马,那里有朕的三万精兵,往后,便归你统帅。”
“而且,朕将在皇宫外开设一方演武营,以后,你们就在演武营内驻扎,训练。”
陆言解下腰间天子令,让一脸艳羡的常福接过,递了上去。
直到此刻。
典韦还是懵的。
看着常福手上捧着的一枚,如朕亲临的五爪金龙玉牌,眼眸中满是复杂。
“陛下,难道不怕俺出去后,就此离开,不再回来了?”
“朕不怕。”
“典将军乃是真壮士也,非要离开,朕不会阻拦,也请看在朕对你不薄的份上,将朕的令牌,差人归还。”
陆言看了一眼,典韦头上的六十,不,现在是七十的忠诚后。
果断摇头。
并一脸的温和、善意。
“俺明白了。”
“昔日,那些传闻都是在污蔑陛下,枉俺典韦自诩聪明,却是信以为真...”
“陛下乃圣明君主,俺典韦服了。”
“以后愿听陛下差遣。”
典韦虎目含泪。
二话不说,先叩首一拜。
天子诚心待他。
他岂能以反待之?
忠诚,八十了。
陆言甚是欣慰,不枉他浪费一番唇舌,总算是从老曹手里搞来一员大将。
血赚啊。
望着典韦恭敬离去的身影,周乾的眼里浮现出了老曹手下的一众文臣、猛将。
这些情报,他刚才看过了。
将他心中的猜测,完全证实。
虽然有一部分,有些不同的地方。
但老曹的手下仍是有上一世,历史中记载的诸多人才。
儒士幕僚,以郭嘉为首,其余,不曾听闻。
武将以许褚、典韦、乐进、张合、于禁、徐晃。
曹氏家族的有曹仁、曹纯、曹洪。
夏侯家族的有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
兵种,虎豹骑、虎卫军。
这阵容,纵使是不太全。
但在大周朝内,简直是神仙阵容。
明主天赋,可见一斑。
而西凉董卓的麾下,一样不凡,文以李儒为首,武以吕布最强。
外加八健将,张辽、臧霸、郝萌、曹性等人。
更有高顺、牛辅、郭汜、华雄一众武将。
兵种,西凉铁骑,飞熊军。
一样生猛无比。
至于赵匡胤,麾下有十八武将、安禄山麾下有十九武将,赵括麾下有十四武将、吴三桂手下有二十四武将等。
只是,他上一世听闻不多。
雨化田呈上的情报,也多有记载。
真是暗流涌动。
陆言回忆着,从情报上得到的一应消息,只觉得口干舌燥。
“陛下,请用茶。”
常福眼力见一样很好,立刻端着一杯参茶,呈了上来。
“陛下,那区区一个典韦,纵使有些勇武,咱大夏朝能人异士众多,何必对他...”
“你懂什么?”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典韦此人能为朕所用,就是你给朕十万精兵,朕也不换。”
陆言眯着眼,喝了口参茶。
还能人异士众多?
他只看到了,满朝的奸贼。
还有,那些目前并不属于他的人才...
嘶。
常福抽抽一口凉气。
他对陛下的崇拜、仰慕,早就到了,陛下说什么,他绝不怀疑的程度。
这个典韦,能在陛下心中评价如此之高。
想来,必有不凡之处。
看来以后要多多交好才是。
“陛下,陛下。”
“不好了。”
“陛下。”
“关外八百里加急。”
“老臣李严,有要事求见陛下。”
正在此时,承天殿外传来了李严焦急无比的声音,只是未得天子召见。
任何人,都不得闯入。
直接在殿外,就被御前龙卫们拦下了。
他们可不管来的是什么人。
兵部尚书。
李严...
关外八百里加急...
陆言背着手,面色一沉。
只怕,不是好消息。
“传。”“老臣李严,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严年约五十,面容刚正,一身兵部尚书的官服穿在身上,更显端正、儒雅。
只是,此刻跪在地上。
双手托着一道染血公文,目光满是焦急。
常福不用吩咐。
自行前去将带血公文接过,呈了上去。
而陆言的目光,一直落在李严的身上。
发动了,天子洞察。
姓名:李严
身份:兵部尚书
忠诚:五十
天赋:理政(处理政务时,智谋大幅增加,有一定几率提高治下繁荣度)、求名(追逐名利时,昏庸犯错率增加)
武学:无
内力:无
境界:无
对于李严此人,周乾印象并不是太多。
上一世的记忆之中。
只知道,李严是蜀汉时期的重臣,字正方,与诸葛武侯并列为臣,负责后勤、运送粮草。
结果延误时机,后被贬为平民。
说起来,这人的能力是有。
而且不小。
但是缺点一样不小。
反正满朝文武,俱是货色差不多。
顶多,这个李严不至于像是秦桧、高俅一般,奸诈、阴险到了骨子头。
“原来是正方啊。”
“平身吧。”
“不知,是何事让你这么急急燥燥?”
周乾接过公文,上面火漆已经开封,印着大夏山海关,八百里字样。
这意思,就是山海关发来上呈朝廷的公文。
而八百里加急。
就是最高、最紧急状态。
大夏明文规定,非犯上作乱、谋反等特殊情况,一般最高使用六百里加急。
护送此公文,一旦谁敢劫掠、阻止。
全以谋反罪论处。
李严作为兵部尚书,工作就是审查各地兵马、军务传来的信息。
“陛下,三天前山海关传来紧急情报,满清鞑子已经坐不住了,兵发山海关。”
“请陛下明察,早做决断。”
李严叩首再拜。
他一直关注着天子的变化,本以为,大周朝基本上是完了。
想不到,这位天子以前都是装的,实则圣明、果断。
这让他最近,收敛许多。
在他看来,只要名利、权势仍在手上,他绝不希望大夏朝败亡。
陆言目光森然,一言不发。
打开公文,迅速查看。
内容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