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无题(1 / 2)
第63章 无题
大明拿国库来支持各藩王世子的开支,不管是养兵,还是吃喝拉撒,大明国都全权负责。
故此。
在朱允炆继承王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削藩集权。
现在大业尚未成功,便引来了两国的围攻,妥妥的无妄之灾。
齐泰也是有些慌张了起来,说话都明显不利索了,道:“大王,不可迎其锋芒啊,微臣建议,即刻西迁啊。”
齐泰的话有点扰乱军心了,毕竟这可是迁都啊,而且还是不战而逃,更失民心。
但这种局势下,恐怕只有先王在世,集齐大明全国之力,才能力挽狂澜了吧?
异军突起的北凉军。
天下无双的大宋禁军。
一起攻打啊。
不管多么的乱军心,这都是事实啊。
朱允炆死死拽着拳头,用极其不甘的声音发出了一声低喝。
“柿子挑软的捏。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怎么不见他们去找秦王,唐王,那些人?”
朱允炆有点在无能狂怒。
聪明人都知道,柿子要挑软的捏。
齐泰道:“大王,没有时间了,当断则断啊。”
黄子澄也是道:“是啊,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活下去才是最主要的。”
齐泰更是在这种时刻,提出来一个计策,道:“大王,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命令朱棣所部,抵御外敌。”
借刀杀人啊。
不仅能够抵挡大宋国和北凉国,更能消耗朱棣所部的兵力,简直是两全其美。
朱允炆已经陷入了削叔的梦魇中,听到齐泰的这一毒计,也是敲定了下来。
“即可令朱棣所部,抵御北凉军,大宋禁军。”
朱允炆削藩是需要理由的,而不是随便就找一个莫须有的借口,就想能够将一个世子变成庶民。
因为他们手上,大部分都是有兵力的。
“是。大王。”
随着消息的传出,王城之内一阵骚动,都在收拾行囊,要逃离这个战乱之地。
……
北平。
夜。
一个浑身散发着恶臭的男子躺在猪圈之中,散发之下忽然闪过了一丝精光。
天空之上,一只无比俊俏的龙鹰飞扑而下,直接悬浮在空中。
脚上的密信,不,那不是密信,而是带有帝印的书信。
大乾。
朱棣是装傻,不是真傻,这段时间大乾发生的事情,他都是知道的。
看到这个的出现,他内心对陆言升起了一丝的忌惮。
陆言。
他的书信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朱棣取下书信,目光落在上面。
书信之上直接开门见山,没有任何的掩饰身份。
给燕王朱棣。
为什么是王?
陆言封的。
落款人,陆言。
内容更是简单粗暴。
徐北凉是我的势力。
北凉军可以为你抵御大宋禁军。
朱棣要干嘛?
简单。
干他该干的事情。
理由都给他编好了。
“若大臣行奸,不令王见天子。
私下傅致其罪,而遇不幸者。
到此之时,天子必是昏君。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
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此乃,大明祖训。
什么意思?
朝廷之中,若是有奸臣霍乱天下,各地藩王世子,可带兵平乱。
这是给了天下藩王一个造反的机会。
朱棣只需要以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为国靖难为义,誓师出征便可。
朱棣无法淡定了。
因为这上面的理由,完全和他预想的一模一样。
朱棣也不再掩掩藏藏,光着脚丫板,直接找到了黑衣宰相姚广孝,把书信拍在了他的面前。
姚广孝看都没看,而是平静道:“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大王,时机已成熟。”机会已经摆在他的面前。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朱棣的手中。
这种机会之下,还不去吗?
朱棣和朱允炆是不同的。
朱棣和诸位藩王世子是亲兄弟,最主要的是骨气仍在。
不战而逃?
不适合大明子孙风格。
朱允炆的做法,已然是让人看不起了。
所以,朱棣在这个时间出手,大义在他的身上。
朱棣深深吐出了一口浊气。
“本王,知道了。”
王字一出,便表明了朱棣的态度,接受了陆言的封赏。
今日,他便是燕王。
姚广孝也是站起身,珍重一拜,道:“拜见燕王。”
……
“叮。恭喜宿主获得燕王朱棣认可,获得一百帝王值。”
“【宿主】:陆言。
【境界】:三品法相境。
【法相】:帝临九天。
【武学】:《乾坤九龙决》,《天子剑法》,《天子望气术》,《金刚不坏神功》,《吸星大法》,《灵犀一指》。
【兵器】:天问,天命。
【物品】:传国玉玺。
【帝王值】:190。”
一百点虽然少,不过却透露了一个消息,燕王终于开始造反了。
帮了朱棣。
那么八大诸侯国之中,算得上是有其二效忠自己了。
朱棣如果不承认,那么他就是一个反贼,一个造反的反贼。
但如果承认,那么便是奉旨行事,并不算反贼。
难道朱棣想当一辈子的反贼吗?
不想。
大乾的好处就在这里了。
大乾可是拥有分封诸侯国的权利,任命一个王侯,还是简简单单的。
或许其他人会对这个分封不屑一顾,但在需要的时候,这个分封却是比什么都好用。
外面不会出太大的意外了。
现在是京都的事情。
紫禁之巅,月圆之战。
陆言打开聚贤馆,可以看到有许多模糊的人影。
其中有一个,果然不同凡响,光是在聚贤馆之内,就能感受到他浑身上下散发着的那道犀利的剑气。
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来京都了。
有趣了。
月圆之夜,也很快降临。
……
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
是他剑上残留下来的鲜血。
京都最大的一座青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