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东瀛(1 / 2)
第113章 东瀛
“从户籍上看,现在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人口比例,大概是九比五。”
“所以上榜的进士人数,也是严格按照这一比例的。”
“要是不信,你可以数数看。”
众人闻言,也是依言对比起了两份榜单。
数着数着,他们也都是心悦诚服。
没想到这两份榜单上的人数之比,还真是九比五。
这下,所有人也都是无话可说。
毕竟眼下南方人口数量比北方人口数量多,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公平性原则考虑,北方士子的录取人数的确应该比南方士子少。
更何况朱樉这数据还不是随口瞎编的,而是真的扎扎实实按照人口比例来的。
在铁打的事实面前,众人也只得偃旗息鼓。
眼看事情都解决了,众位北方士子也是心悦诚服的纷纷朝朱樉行礼,随后便结伴散去了。
礼部的小吏见状,顿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这可真是太棒了!
要知道这些北方士子们堵在礼部门口,前前后后已经快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这绝对是极大的扰乱了礼部的正常办公。
眼见这些北方士子们退去,众人也是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很快,这两张皇榜的事情,便是传遍了整个应天城。
大街小巷,无人不议论此事。
虽然有些百姓对此颇为不解,但是那些文人士子们,更多的是叹服于朝廷的智慧。
朱樉这招,可比粗暴的镇压高明多了。
从最底层逻辑出发,朱樉一点点的把科举制度的成因和内涵分析的有条有理,有理有据。
在此基础上增加北方士子的科举名额,不仅不显得不公平,反倒还令人不由赞叹此举的巧思。
所有的文人士子,皆是心悦诚服。
而此次南北榜案,也圆满的落下了帷幕。
不过,朱樉根本来不及分出更多的心思关注此事,毕竟眼下,朝中还有更要紧的事情值得关注。
又是一天早朝,一名官员上前禀报道:“陛下,之前派去东瀛的使节回来了。”
朱元璋闻言,也是感兴趣的轻轻侧了侧身子,道:“哦,怎么说?”
早在六个月之前,山东沿海曾传出了倭寇入侵大明国土,掠夺妇女一事。
当时,朝中主要有两种主张。
一种主张以和为贵,可以派出使节,先和东瀛方面好好的交涉交涉。
而另一种,则主张不服就干。
毕竟大明可是天朝大国,像东瀛这样的弹丸小国,竟然敢欺侮大明,简直就是太岁头上动土,活腻歪了。
必须严惩。
朱樉自然是站第二种的。
倭寇这种赖皮东西,交涉了能有什么用?
还不如直接把人打趴了,再来谈论友好和谐共处。
不过无奈当时主张以和为贵的人占据绝大多数,就连朱元璋也隐隐支持先友好交涉。
于是,朱樉只能看着朱元璋派出了使节,先打算友好交涉。
没想到今天,使节竟然回来了。
朱樉也是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准备看看这使节究竟谈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