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北方(2 / 2)
对啊,从逻辑上说,这件事也不一定能说得通啊。
不过很快,有些激进的北方士子便是提出了异议:“太子殿下,你这话说的的确是有道理,但是万一刘三吾他们真的是看到了考生们的籍贯,然后再阅卷的呢?”
“这种事情虽然概率小,但也不一定就绝对不可能发生啊。”
“或许真的又官员们在官场之上官官相护,犯下了这弥天大罪呢?”
“而且,有没有可能刘三吾他们是无意偏袒南方考生的呢?”
“据我所知,这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南方人。”
“或许在口味上,他们更偏向于南方人也说不定。”
“这就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了对南方士子的偏袒。”
一众北方士子闻言,也是瞬间反应了过来。
对啊,虽然朱樉这话也有道理,但是这又不代表这事完全不可能发生!
现在所有的北方士子,心都已经冷了。
这次上榜没有一个北方士子,实在是太令他们伤心了。
他们还真不相信,这其中一点问题都没有。
无论如何,他们也要争上一争!
渐渐的,这些北方士子的眼神,又重新坚定了起来。
朱樉看到这些北方士子如此坚定,也是头痛的扶额道:“诸位,我虽然说考官们没有问题,但我可没说这次的科举榜单也没有问题啊。”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怎么回事?考官没问题但是榜单有问题?
这算是个什么路数?
望着众人疑惑不解的眼神,朱樉也是微微一笑,道:“诸位,科举制度的原意是什么?”
“科举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的选拔出朝廷官员。”
“在科举榜单上,只有南方人而没有北方人,那自然是很不妥的。”
“毕竟朝廷的政令,大部分时候都是针对整个国家的。”
“要是朝堂之上只有南方人讨论政策,那这讨论出来的政策要是被放到北方,难免就会水土不服。”
“所以,科举考试中理应平衡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数量。”
“正因如此,我前些日子率领礼部众位同僚一起,重新拟定了一套科举榜单。”
说着,朱樉从怀中掏出两张金光闪耀的榜单,命人贴在了礼部大门外。
众人见状,也是一愣。
怎么回事,这科举怎么有两张榜单?
这科举考试,不是历来都只有一份榜单吗?
其中一名耿直的北方士子,不由直接出声问道:“太子殿下,为什么您这次贴出来了两张科举榜单呢?”
“这两张榜单是有什么不同吗?”
朱樉闻言,也是微微一笑道:“自然是不同的。”
“左边这张上榜之人,都是南方人,而右边这张上榜之人,都是北方人。”
“今后南方士子和北方士子,朝廷决定分开录取,分开阅卷,这样就能确保绝对的公平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