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亲手教导慕容博如何复国!(1 / 2)
第103章 亲手教导慕容博如何复国!
贡院考场内的巡视兵丁守卫,一个个皆是无比尽责。
而负责此次省试监考的考官们,此时则是各自坐在自己的考官专属厢房内,等待考生们完成考试。
这群主考官总共十几个官员。
其中身份最低者负责点检试卷
也就是对此次考生试卷初步批定分数,以供后辈考官更好筛选。
毕竟每次参加省考的考生数量,都有数千近万人之多。
如此之多人,如果全由主考官亲自审批,那别他们这群主考官们身体承受不承受得了。
便是这个批卷时间意识,亦将会漫长得无法想象,徒劳耗费包括考生、考官以及当今官家在内的所有人无数光阴时间。
为此,宋廷每次在三年一次科举考试时。
都会特意选定一批身份是上届、或者是上上届的科举甲等身份年轻官员,以之做为辅助监考考官+初检判卷老师。
………
如此数天后。
等到王宽停笔考试完后不久。
几位主管试卷糊名誊抄笔试的考官,也开始轻车熟路打乱考生试卷誊本的装订次序,以防止后面负责阅卷的那些主考官们能够从考卷顺序或别的途径方式,来辨别确认考生身份。
在关于科举此事的严谨性、认真性上。
不管是后世高考,还是千年前这般宋朝时期,因科举此事关乎一国选才之最后公平性缘故。
故此即便是平素行事再心里没谱的官员、皇帝,于此事上,那也都是绝对慎之又慎。
而也就是在这般交完卷后。
王宽也是信心满满踏出了贡院院门。
虽然论及才华文艺,王宽心知肚明自己绝非天下间那般最上等文才。
但因有一部分“后世记忆”缘故,所以在此次省试考试卷中,直接给自己文抄了一首后世诗词的王宽,内心自信却是颇足。
其面容神态间那股昂然自信。
与省贡院门口诸多在一场省试考完后,满脸都是失落、畏惧、患得患失神采模样的考生相比,根本就是鹤立鸡群,截然不同!
“接下来,就只等发榜了!”
“虽然成为新科进士甲等,此事可能性向来不大,但无论如何只要能够挤上一个最普通进士身份,我总归也是天下士子之佼佼者。”
“而从此以后,我之前途也将会是龙归大海,凤鸣九天!”
眼神悠悠。
抱着对接下来几天省试放榜之期待王宽在踏出贡院后,很快便也身形翩然潇洒不久的开始返回自己所租住酒楼。
………
第二日。
在清晨的一番梳洗完后。
几名书吏在军士的陪同看护下,将一卷卷省考卷给送到了那些辅助考官手中。
几名负责初次检视的辅助考官,开始对手中考生试卷不断进行比对打分。
只等到这般进行完全部打分后,再将这些试卷交给更大主考官。
如此。
没过数日时间。
在将一大堆过于长篇大论,不知所云,以及答案错误太多的试卷淘汰后。
仅有的数百不到千名精品考生试卷终于诞生。
到了这一步。
之前表现得还相对松懈的主考官们,一个个终于脸色严肃地开始起了最后审卷流程。
毕竟眼下众人所做之事不同寻常,每一勾每一画下去都完全有可能决定着,一位考生将来究竟成龙成虫。
而在这一过程中若是有人审卷审错了,或者小心思动得太多,结果等到考卷结果后被人发现的话。
那是大罪!
仅次于谋反的,全家都将被抄家流放之顶格罪行!实在容不得众人不慎重!
科举一事。
既在考验挑选考生,亦在磨练塑造考官!
………
二月初十。
在从贡院省试出来后,经历了充足补觉与休息。
这一日,于贡院不远处的短租酒楼内。
看着窗外雨声淅淅沥沥敲打在庭院假山鱼池,感受着室外清新湿润的雨气。
王宽负手于背,神色淡然。
而也就是在王宽这般身后,一个看起来大约三十来岁的面容俊朗中年男子,其在王宽身后目光幽幽,脸上神情冷然。
“慕容博先生,你既然有话,那就不妨直言。”
“你身为江南地带最顶级武林江湖势力姑苏慕容家家主,手中权势甚至可以部分左右江南区域诸多府衙官员生死去留,眼下又何必做如此小儿女态?”
抬头看那一眼窗外阴郁的天空。
大概是感受到自己身后中年男人心中有事犹豫,因此迟迟不发言。
故而王宽直接开门见山的,张口就点破了其身份心思道。
“呵…”
“在那些江南府衙官员眼中,我姑苏慕容家想来也就如同眼下王公子抬头所看那阴郁天穹般,看起来的确是拥有一手遮天之力。”
“但实际上,前些日子既然王公子你都故意去信我姑苏慕容家驻地燕子坞,特意于信中点名我慕容博身份。”
“那么王公子你应该也心有所知,我姑苏慕容家之存在固然对于江南地区那些官员算得上是阴云重重。”
“可宋庭之存在,对于我姑苏慕容家而言,却也同样算是阴雨遮蔽之天,实在是容不得人不心思忧虑!”
“啧……”
对于身后慕容博口中言语,王宽脸上神情不置可否。
故意啧了一声后
回过身来,王宽就此笑着开口道:
“呵呵,我既知慕容博先生你身份,自然也知晓宋庭之存在,是你们姑苏慕容家的头顶巨大威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