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八:诸多因果(2 / 2)
他对年轻人微微一笑,“比起这把屠龙刀,我更在意的是自身。我可不想以后让这把屠龙刀,限制了我的成长。刀很好,你还是留着吧。这是你们屠龙一族的宝物。”
说完,李北转身离开。
看着李北的背影,年轻人面露感动。
长安城。
大唐皇宫。
李靖低着头,向李世民讲述着昆仑山上发生的一切。
“你说,那天女是天庭的人?”李世民声音很冷。
李靖微微摇头,“末将也不知,只是听龙君所言。”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
天庭拥有着庞大的势力,并非凡间王朝所能比拟。
难道这件事,只能这么算了?
不知为何,李世民想起李北所言。
人妖共存,以包容之心,让大唐成为多样性的王朝。
以此让大唐迅速强大起来。
从而重返上古时期,天庭,人族共治世之场景。
原本李世民虽然认可李北的做法。
但在心里,并没有当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所以,在有人反对妖族户籍制的时候。
他选择了退步,而不是坚持。
要不是魏征和李北一直坚持,他恐怕早就取消了这一制度。
可现在,他急迫地想要完成李北所说的话。
让大唐重返上古之繁荣。
让他这个天子,变成人皇。
让大唐,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不至于忍气吞声。
可惜,李北现如今下落不明。
不然,在李北的扶持下,李世民相信,所想的一切,一定能够实现。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脸上闪过一丝难过。
一想到能让大唐崛起的大才,就这样死在了昆仑山。
这心中就无比悲痛。
虽然李靖说,李北只是下落不明。
可李世民很清楚,这句话只是在宽慰他罢了。
与龙君一战,又有那神秘而又强大的天女。
李北的幸存机率已经近乎于零。
可以这么说。
李世民和李靖都在心里认为李北已经死了。
而嘴上不说,只是不想承认这件事而已。
李世民现在无比怀念李北。
这样李北就能为他出出主意。
“此事绝不能善罢甘休!”李世民一拍桌子,站起身,“调集朕的军队,攻打昆仑山!朕要昆仑境宗门,为我李爱卿陪葬!尤其是那个天女!”
“陛下,息怒。”魏征此时站了出来,“不可莽撞。”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此时也站了出来,劝阻李世民。
杜如晦也开口说道:“如今战事刚息,百姓需休养生息,不可妄动刀兵。再者,昆仑山...。”
话未说完,只见一名小太监急冲冲跑进来,“报!”
他踉跄着跌坐在大殿内。
小太监顾不上身上的疼痛,连忙起身说道:“启禀陛下,长安守军各部将领,各路巡街武侯卫皆数在皇城跪坐。”
“反了!”李世民本就心里不舒畅,如今听闻此事,心中更是烦闷。
他怒气冲冲的看向小太监,“他们这是想要造反吗?!”
小太监被吓住了,颤颤巍巍的说道:“诸将士听闻那修建英灵碑的闻喜县子,遭遇了不测,特来请求陛下出兵,为闻喜县子报仇。”
“报!”又有一名小太监跑进大殿,“启禀陛下,长安各商户听闻那改革商道的闻喜县子遭遇不测,如今聚于内城外,愿出资为闻喜县子报仇。”
“报!”殿外再度跑进来一位小太监,“启禀陛下,上万妖族手持兵刃,在南天门外聚集。希望陛下允许他们前往昆仑山,为闻喜县子报仇。”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
这个李北,如今在大唐有如此之声望。
心中感慨良多。
又欣慰,又升出了些许忌惮。
不过,这些许忌惮,被他很快压了下去。
现在人都死了,再怎么样也无所谓了。
李世民胸中藏着怒气,手指殿外,对众臣喝道:“你们听听!听听朕的将士,朕的子民的声音!这仇,必须要报!不报此仇,朕如何当这个皇帝!”
众臣思绪万千。
此时前往昆仑山去报仇。
不仅不讨好,还会伤筋动骨。
那昆仑境众多修士,岂是易于之辈。
眼下,李世民明显在气头上,谁敢劝阻?
魏征敢!
他刚想上前,却被杜如晦抢先一步。
杜如晦如今明知自己命不久矣,已无甚顾虑,直言道:“陛下,那昆仑山地势险峻,又寒冷异常。我军若是前往昆仑山与昆仑境内宗门交战,恐折损颇多。如今大势刚稳,当休养生息。待我大唐强盛,再与昆仑境宗门计较不迟。”
他拱拱手,“陛下,三思。”
文臣们见杜如晦愿意带头,此时哪会不跟上,连忙对李世民说道:“陛下,三思。”
而武将则是老老实实站着。
他们倒是满赞同李世民的主张。
李世民冷冷地看向文臣,“朕憋不下这口气!也咽不下!”
李靖此时开口道:“陛下,臣有一策。”
“讲!”
李靖开口说道:“玉玺本就属于人族王朝,自秦始皇以来,便是人族帝皇之象征。而此次昆仑境修士窃取我人族之宝,而天庭又包庇此贼,杀我大唐朝臣,实属越界。当禀明我人族三皇与诸子贤圣,为我等做主。”
杜如晦眼前一亮,“此策甚好。”
他拱手对李世民说道:“此乃天庭有错在先,我等不仅要告知人族诸贤圣,还要告知女娲娘娘。”
说到这,长孙无忌补充道:“我等大唐百官,大多身怀各家道统,也可让各家老祖,要个说法。”
为了阻止李世民发兵昆仑山,诸臣连忙答应下来。
李世民听到这话,又在诸臣的劝解下,打消了发兵昆仑的心思。
翌日,天庭。
各路贤圣齐聚凌霄宝殿。
一直在火云洞闭关的三皇也在此。
女娲座下童子也奉女娲之命,前来此处。
随行而来的则是人教大法师,玄都大法师。
天庭众臣都麻了。
什么时候出过这阵仗。
难道下界出了什么问题。
玉帝此时也犯起了嘀咕。
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经过诸贤圣的诉说,玉帝终于知道是发生了何事。
心中松了一口气。
还好西王母已经和天女撇清了关系。
这个李北,果然不能随便招惹。
一招惹,便会引来诸多因果。
由于西王母是当事人,玉帝哪怕早已知道西王母已经撇清了关系,但还是将西王母召入凌霄宝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