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传世珍宝(2 / 2)
那不得不说李北计策的厉害之处。
他的计策,使得各方军队互相制衡。
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谁先轻举妄动,就会受到敌对军队的夹击。
比如程咬金与尉迟恭的军队若是想要配合李世民的军队,拿下突利可汗。
那喆利可汗可以率领军队,吃掉李靖的军队,转而与突利可汗合击程咬金与尉迟恭。
若是喆利可汗想要拿下程咬金和尉迟恭。
那必须面临李靖在后面打屁股。
而突利可汗被李世民钳制,压根就不可能支援。
最终喆利可汗会面临两头都顾不上的局面。
当然,这种情况下,唯独李世民所率领的军队除外。
他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可以随时进攻突利可汗。
毕竟,喆利可汗被程咬金与李靖钳制,无法赶来支援。
而突利可汗也没办法从程咬金所占领的武功县突围。
只能认人宰割。
至于为什么会一直拖着。
这也是李北的计策之一。
突厥少粮,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
要不然也不会专门挑在秋收的时候,进攻大唐。
不就是为了多抢点粮食,好熬过冬天嘛。
而正因为这样,突厥是打不起消耗战的。
以我军之长,攻敌军之短。
这里可是大唐疆土。
是大唐的主场,打消耗战,这可是大唐军队的优势。
既然这样,那就一直拖下去。
直到突厥人饿的拿不起兵器,或者投降为止。
当然,幻想是美好的。
现实里,突厥军队可是不会坐以待毙。
而是会寻求破解之法。
如今这番动作,就是为了打破李北设下的互相制衡框架。
李北已经猜想到。
突厥人的行动步骤。
第一步,那就是拿下断路的程咬金与尉迟恭。
第二步,整合军队,疾速奔向渭河,捉拿李世民。
第三步,挟李世民以令大唐,迫使李靖退兵。
第四步,入长安,入主中原。
若是突利可汗知道李北的想法,一定一脑门的问号。
兄弟,我就想与喆利可汗聚在一起,不再挨饿而已。
后面的那些个步,那还真是没想那么多。
你太看得起别人的脑子了。
李北对于杜如晦看穿了他的计策,也不觉得惊讶。
毕竟杜如晦是个聪明人。
他开口说道:“既然突利可汗想要打破战场上的平衡,那就随了他的心愿。”
“如此,我等不就陷入了被动?”一名将领说道。
“看似陷入了被动,其实不然。”杜如晦主动帮李北解答。
“突利可汗若是想要拿下程咬金与尉迟恭的军队。
那就必须要与喆利可汗配合。
而程咬金与尉迟恭,在两军中间。
两军往来书信,必须要经过武功县。
之前,程咬金与尉迟恭没有拦截这些书信,乃是我们故意如此。
若是这次我们拦下书信,或者传递错误的时间,让突利可汗主动进攻。
到时我等率军尾随。”
说到这,杜如晦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有一名将领乐道:“那突利可汗不就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听到这话,众人哈哈大笑。
“那还等什么?”李世民高兴地说道:“快传递书信给尉迟恭等人,让其务必拦截住突利可汗的信件。”
一名将领急匆匆的跑了出去,准备联系程咬金与尉迟恭。
李北笑着对李世民拱手道:“殿下,我们今晚可没办法睡觉了。”
李世民一愣,“此言何意?”
“我们今晚可要准备能捆住五万人的绳子。”
杜如晦眼前一亮,“李县子可有生擒突利可汗的计策。”
李北点点头。
如果李世民会说卧槽的话,一定会大喊一声握了个大槽。
可惜,他不会说。
李世民喜出望外,“是何计策?”
这个李北给了他太多的惊喜。
而且这些惊喜每次都让他难以置信。
李北回答道:“我等先劝降突利可汗,在突利可汗心里埋下一颗种子。等到了他进攻程将军和尉迟将军的时候,发现喆利可汗并没有按预订计划配合他。突利可汗与喆利可汗本就不合,互相猜疑。倒是突利可汗定会心生怨恨,到时我们以利诱之,何愁突利可汗不为我们所用?”
说这话,李北是有依据的。
在历史中,因为喆利可汗的压迫,这突利可汗心生怨恨。
反叛突厥,投于大唐。
可以这么说,后来李靖能够消灭突厥,活捉喆利可汗。
其中就有突利可汗的功劳。
而李北就是利用这一点。
所有计策,都讲究的是攻心为上。
李北就是利用突利可汗与喆利之间的关系。
去攻突利可汗的心。
“好!哈哈哈。”李世民笑道:“好计策,若是能得突利可汗效忠,此乃你之大功。”
他环视众人,“谁愿往?”
众人纷纷出声,“我等皆愿往。”
虽然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可这件事,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但现在,谁都不怕这份危险。
毕竟这次劝降无论成不成功。
后世定然会书其名。
xxxx劝降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最终而降。
当然,这次劝降,本就抱着失败而去的。
是为了在突利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以待后时。
李北站出来,开口道:“殿下,此次让小臣去吧。”
李世民闻言,当即皱眉,“不行!你绝对不能去!”
现如今,李世民可是将李北视作珍宝。
好不夸张的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哪有让自家珍宝冒险的道理。
李世民还打算将李北传给下一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