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冉冉升起的曙光,象征着人类从此进入新能源时代(2 / 2)
前者,太过虚幻。
后者,触手可及。
面对着两人恭敬无比的称赞,叶戈虽然同样很激动,可此刻还是摇了摇头道:“还不能高兴的太早,小型可控核聚变通电点火成功,不代表这项技术就已经成熟了,想要打造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实现完全超导下的可控核聚变。”
“这才是关键!”
说到这话的时候,叶戈的声音很重:“革命尚未成功,我们还需要努力才行。”
“不过,有了小型可控核聚变通电点火试验成功的经验,在打造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时候,我们也能少走不少弯路,一切都顺利的话,也许两三年内就能打造出真正的大型可控核聚变设施。”
“不过,有小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经验,两三年时间还是有些太长了。”
两三年时间还太长?
王向齐两人面面相觑,这可是重大的科研项目,说句不好听的,没有个五年十年根本就没有可能。
可在叶戈这里,两三年能够完成竟然还不满意?
两三年时间,看似很长。
可在科研领域,动辄五年十年的研发时间,已经成了常态、
哪有人搞科研嫌用时两三年时间太长的,可以改变当前能源形态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别说两三年时间完成了,就是十年完成都是不世之功。
“叶工,两三年时间能完成的话,已经很不可思议了。”周卓浩忍不住说道。
叶戈眯了眯眼睛:“尽量争取在一年半载内打造出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吧!”
一句话,让两人都是忍不住暗暗咂舌。
一年半载!
这话当真就是出自叶戈之口,换作是其他人,打死两人都不会信的。
可见识过了在叶戈手上出现的人造太阳奇迹之后,两人虽然也有些怀疑,可同时,也怀着一丝希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也许,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真的可以在一年半载内打造出来也说不定。
当然,可能性很小。
但叶戈担任总工的情况下,这个可能性将会无限被放大。
“叶工,我们能参与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研发吗?”
问出这句话后,王向齐一脸紧张地看着叶戈。
连带着,周卓浩也是屏住了呼吸。
这几天的助手生涯,已经让两人知道了,自己正在伺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
叶戈在科研领域的本事和能力,已经彻底地将他们折服。
如果能够跟着叶戈完成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打造,对他们的科研道路来说,将会是一场人生巨变,他们也许可以少走三五年甚至十几年的弯路。
这个机会,没有人想放弃。
他们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也许就在今天,就在此刻,就在眼前这个比他们还要小上三四岁的年轻人身上。
“自然可以!”
叶戈笑着道。
这短短的四个字,却是让得王向齐两人都是欣喜若狂,兴奋地差点跳了起来。
叶戈按了按手,等两人平静下来之后,笑笑:“这里你们看着,我去找魏程锋院长要钱要人!”
“是!”
两人就像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一样回应着,叶戈没有说话,而是径直离开。
留学归来,送给祖国的第一份礼物,打造大型可控核聚变装置。
而这些,必须要整个夏科院的全力支持才行。
不然,单靠他一个人,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打造出真正地人造太阳。
……
夏科院。
一箭多星项目组。
现如今,对整个夏科院来说,一箭多星项目就算目前最重要也最核心的科研项目。
一箭二十四星的研究成功与否,对于打造出属于大夏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以及航空航天领域,甚至于实现多个核弹头导弹的精准打击都是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么重要的科研项目,魏程锋哪里敢放松丝毫,几乎隔三差五就会来这边一趟,问询一下项目的进展情况,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方便及时解决,尽早将其他项目都提上日程。
跟前几天一样,魏程锋静静地走进实验室,并未打扰几人。
不过,似乎早有预料一样,吴司源和叶光耀几人都是同时抬起头来,看到魏程锋走了进来,几人连忙打起了招呼:“院长!”
魏程锋没想到还是打扰到了几人,只得压了压手道:“不用管我,你们继续讨论就行,我就是过来转转。”
“嗯。”
几人点头,又是继续讨论了起来。
魏程锋则是坐在一边旁听,听了有一会,魏程锋眉头一皱:“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几人沉默了一下,过了一会,吴司源作为总工出声道:“一箭多星的携带方面倒是没什么问题,只要能够造出足够承载能力的火箭,这个很好解决,最主要还是星箭分离技术,虽然叶院士那边跟我们讲过关键,但终归不是我们自己研究出来的,直接拿来的技术,我们一时间没办法完全吃透。”
“刚刚我就在跟老叶商量,是不是跟叶院士商量一下,让他现担任一段时间一箭多星项目的总工,等这个项目走上正轨之后再说?”
“不然,光靠我跟老叶从叶院士那里了解到的,一时半会怕是没办法突这方面的技术,而这还只是纸面上的东西,真正的试验当中问题更多。”
“我怕会影响一箭多星项目的进度!”
吴司源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下一刻又道:“院长,我听说叶院士正在往新能源方面研究,就现在能源短缺的危机下,进行新能源方面的研究的确有必要,也是必须的,但一个新的科研项目,而且还是能源领域,需要的时间可不少。
我也实话实说了,叶院士在科研方面的天赋和能力,我没有怀疑,但想要在能源领域有所成就,最少也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且这还少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
不顺利的话,十年都不够。
我的意见还是希望叶院士能够担任一箭多星的总工程师,有他带队的话,纸面上的研究我们其实都不用进行了,可以直接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听到这里,魏程锋沉吟一声,看向了叶光耀:“老叶,你的意见呢?”
这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落在了叶光耀身上。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知道,魏程锋问叶光耀,不是没有原因的。
能不能说服叶戈先放下手上的工作,接手一箭多星项目,叶光耀是重中之重。
对叶戈这位刚回国,却又能力出众,已经站在科研领域巅峰的年轻人,强迫对方显然是不行。
这个,还需要靠叶光耀才行。
只要作为爷爷的叶光耀愿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叶戈不难。
最重要的,还是叶光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