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案件突破(2 / 2)
“管不了你是吧!是不是你妈我三天没打你了!”
屋子里瞬间传来噼里啪啦的耳光声,秦淮茹的哭泣声和贾张氏恶狠狠地叫骂声。
一大爷心满意足,笑嘻嘻地哼着“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背着手一摇三晃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杨为民把杨欢和杨乐送到学校,骑着自行车慢慢悠悠地到了市局。
按照惯例,杨为民依然是存了自行车,从车把上的黑提包里取出饭盒,到食堂打了饭,这才进了办公室。
今天早上食堂供应的品种不多,也没什么可挑的,杨为民打了一饭盒豆浆,要了半张油饼。
这两样食物,没有一样杨为民喜欢,但是要是不吃吧,毕竟还是一顿饭,只能将就凑活了。
杨为民刚进办公室,身后谢平安跟着就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稿纸。
谢平安见到杨为民,有些奇怪地问道:“今天怎么这么早?没送孩子?”
“提前出门了十分钟,这不是有案子吗。”杨为民神色不变,将豆浆和油饼放到自己的办公桌上,语气平淡地说道。
“噢。您挺敬业啊。”谢平安一副恍然大悟状说道。
“有什么事就直说,干嘛这么冷嘲热讽。”杨为民头也不回地说道。
“我可不敢,我这是在夸您呢。”谢平安有些得意地说道。
“下回别夸了。我不喜欢别人拍马屁。”杨为民一本正经地说道。
谢平安在杨为民背后示威似的撇了撇嘴,杨为民坐下来,打开饭盒盖,慢斯条理地喝一口豆浆,咬一口油饼。
“这是名单,我已经缩减过了,那些不在年龄范围之内,或者失踪之后又找到的那些人,我都给排除掉了,这剩下的就是干货了!”谢平安将稿纸推向杨为民说道。
杨为民并没有看稿纸,而是认认真真地喝完豆浆,吃完油饼,这才将稿纸拿起来慢慢观看。
稿纸上大概有二十几行,看来谢平安还真是用心了,这份名单比起上一次。缩水了不少。
“这些都是从去年十二个月二十日到二十六日期间失踪的十八岁到二十八岁之间的女性人口。”谢平安在旁边说道。
杨为民微微点头,仔细看着名单,随后眉头一皱,顺手抓起一支铅笔,刷刷地在几个名字下面画了横杠,口中说道:“这几个人先放一放。”
谢平安一愣问道:“为什么?这些人怎么不查?”
“回头再告诉你。”杨为民一边说着话,一边又用铅笔在其中几个名字上画着圆圈,一红画了五个人,画完之后,杨为民将稿纸递给谢平安说道:“这几个人先查。”
谢平安更加不解,疑惑地问道:“这又是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啊!不会动动脑筋。”杨为民揶揄地说道。
“不懂的才要问吗。”谢平安嘟囔了一句说道。
“虽然我没有看尸体,但是卷宗却看得很仔细,这具女尸皮肤细腻光滑,手指纤细,显然是城里人,我那些划掉的人里,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可以排除。”杨为民说道。
“那万一你推断有错呢?”谢平安略微不服气地问道。
“那就拐回头再查,只是画了一条横线,又不是真的划掉。”杨为民淡定地说道。
“为什么这几个人要重点去排查?”谢平安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模样。
“这几个人不是文员,就是服务员,都属于轻体力劳动者,非常符合尸体特征,所以重点来查。”杨为民笑道。
“如果不是呢?”
“那就得下笨功夫了,一个个的查,四九城查完,再查周边省市。”杨为民叹了口气说道。
谢平安不得不佩服杨为民的推断,因为仅仅查了第三个人,就查到了尸源。
陈宝珠,女,二十五岁,已婚,京川餐厅外台领班,家住南城劈柴胡同九号。丈夫柴建设,二十九岁,四九城热电厂热力设计员。陈宝珠父母陈大海和姚建萍,四九城某厂退休工人,家住四九城南城柳条胡同十四号。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晚,陈宝珠从父母家吃完晚饭后回自己家时失踪,三天后,母亲姚建萍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经过父亲陈大海、母亲姚建萍辨认,野河沉尸案的受害人,正是陈宝珠。
杨为民手里拿着报告,嘴角扯出一丝苦笑,身边因为案件有重大突破而兴奋不已的谢平安十分不解地问道:“师傅,看样子你不十分开心啊,尸源找到了,不就说明案件有了重大突破吗?你怎么这副表情。”
“开心?我开心的起来吗!这才是刚刚开始。你说陈宝珠什么职业不好,为什么偏偏是个餐厅服务员呢!”杨为民双手捂脸,夸张地说道。
“服务员怎么了?师傅您可不能看不起服务员,咱们可是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谢平安不满地说道。
“这都是什么啊!我是说餐厅服务员人际关系复杂,更何况这个陈宝珠还是一个领班,怕不得认识几百人!挨个排查,那得多长时间!”杨为民又是一声叹息说道。
“啊!真的啊。”谢平安听了也觉得有些为难,脱口而出,说完之后又问道:“那咱们该从哪查起?”
“待会儿走一趟柳条胡同吧,”说到这里,杨为民似乎自言自语地说道:“奇怪,为什么报案的是陈宝珠父母而不是她的丈夫柴建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