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励志流行vs粤语民谣(2 / 2)
让大家比较震惊的是,李平生和鲍鸿飞两人竟然带来了一首粤语民谣!
而且还是一首十分彻底的原创。
因为很多熟悉萧风的人都能从里面感觉到,这有点像他之前所说的那种新时代的流行民谣!
当然,这也是李平生和词曲人鲍鸿飞合作的结果,两人本来就合作创作了不少歌曲了,也都知根知底,这首名叫《笼中鸟》的歌曲在昨天下午就创作完毕了。
无论是粤语民谣还是华语民谣,在本质上都是民谣。
相比流行音乐,在伴奏上相应的好创作许多,相当于麻烦了歌词部分,简单了编曲部分。
但……
不口否认的是——:
很冒险!
但是,李平生和鲍鸿飞的演唱的效果竟然非常棒!
节奏倒是和之前慕容傅那组挺像,有些偏快。
演唱难度也不低,毕竟粤语目前的受众面不如普通话广,在处理上的确有不小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大家现在对于流行民谣的接受程度也变高了!
现场观众的掌声十分热烈。
四位评委老师倒是十分意外的望着放下吉他的两人,尤其是罗友,对两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罗友本身出道就是在香江,他自然知道现在香江粤语民谣市场是什么样的一个姿态。
用一个词语概括:一潭死水。
早在三四年前,随着最后一个粤语一流民谣歌手宣布隐退,就再也没有新人愿意尝试了。
现在内地竟然有人肯在这块难啃的骨头上钻研,他是既震惊又感慨。
根据现场观众的表现来看,可能观众对这首歌曲的喜欢程度还挺高。
罗友接过接力棒点评道:“这首歌曲可以说是近两年以来我听到的第一首我觉得非常满意,非常完整且立意表达丰富的粤语民谣了,放在广音榜上也是一首销量相当棒的歌曲,再加上你的这股冲劲,我给你们组更高的一个分数!”
“88!”
……
仅仅是第一场比赛的对决。
就让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及休息室里的其他参赛选手,都感受到了这期比赛的巨大压力。
这两组参赛选手,一个是从第一期比赛杀到现在的,一组虽然是第三期参赛的,但是一上来就放大招,玩起了颓废了好几年的香江传统粤语民谣。
真是一个比一个卷!
放在过去的音乐综艺里,这两组参赛选手可以说都有夺冠之姿了!
而现在,却是第四期第一轮的比赛,即将有一组会进入败者组的比赛!
并且,给的分数相比第三期,都明显下滑了一个量级。
残酷!
极限!
专业!
竞技!
很多人对《音乐全能王》的定位更加准确,有了更深的印象了!
网络上很多专业的乐评人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了对《音乐全能王》参赛选手高水平的认可。
……
乔清、何余龙还有黄义祥教授和他的学生苏阳,端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脑屏幕。
目前出场的这几位歌手,对他们这些天天在学校研究学术的人来说都相对比较陌生。
不过对于四位比赛评委,他们可就太熟悉了。
毕竟这几位和他们算得上是同辈人。
就目前而言,出场的这两支参赛队伍,舞台演唱效果发挥的都很不错。
就算是一些资深的一流歌手,伶仃来让他唱粤语歌曲,也是这个样子。
但是,这两支队伍在演唱上都没有获得四位评委老师的认可。
李平生的那首《笼中鸟》,略胜一筹的点也是在曲风上占了便宜。
粤语民谣就连这两位教授都没怎么听过,第一次听到也感觉十分新奇!
乔清好奇的望着两位正在讨论的教授,不解道:“何导,这个粤语民谣你们听过吗?”
何余龙想了想:“以前确实听过一点,但也是那时候香江来我们这里交流,一位当地的民谣歌手给我们演唱了两三首。”
“但是民谣这东西吧,是流行于民间的歌曲。就说粤语民谣,起码你要听得懂吧,半斤八两就是煲汤省那边的民谣,里面都是俚语多。就像是这句歌词:
半斤八两惨过滚水渌猪肠(猪肠一渌,缩水严重)
最弊波士郁啲发威,扭下计一味系署系唔系乱嚟吠【(网络上有翻译,这段有母语,俚语,俗语,和文言文一样的)这个就是吐槽被老板乱骂的。】
就目前而言,由于普通话的发展,很多煲汤省本地人都不会当地的民谣了,更不用说香江那边了,很多现在的香江年轻人,都不知道本地话的意思,更何况创作出粤语民谣呢?”
乔清和苏阳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一旁的黄义祥教授也附和道。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粤语民谣没市场,这个市场还是很欠缺的,不乏有很多怀旧的人喜欢听,所以说放在广音榜上销量应该不错。”
“至于现场那些鼓掌的观众能不能听懂,我们就不知道了……”
“这样啊!”
乔清明白了。
随着比赛的进行,第二场开始了!
“诶?”
“嗯?”
刚才还在交流的几人纷纷停下了讨论。
苏阳面露惊诧,望着舞台上的一位歌手,正是第二组的参赛选手杨宏和于涧。
“那个词曲人是不是慢了两拍?”
乔清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他好像的确失误了!”
何余龙:“确实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