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一个名额换一个名额,不过分吧!(2 / 2)
“我一向在说,我们要主动给年轻人机会,而不是成为阻碍他们发展,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
今天夜里,董天逸的话似乎格外的多。
他倒在凳子的靠椅上,沉沉睡去,嘴角还挂着一抹微笑。
荆自强给他披上了一层毛毯,关上了办公室里的窗子。
其实他听明白了。
董天逸拉着他说了一夜的话,话里话外,都在强调一件事。
就是希望他在这项工程之后,能够留下来。
不用担心年龄问题,不用担心资历问题,只要留下来,他就愿意全力支持自己大展拳脚,甚至是成为华夏最年轻的院士。
看向窗外的月亮,荆自强想起初来的那天,在院里眺望月亮的父母。
-
“老董!我知道你起得晚!可你这起得也太晚了!”
次日,董天逸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喊醒。
他揉了揉眼睛,只见唐星笑眯眯的站在他面前。
“你怎么来了?”
董天逸一摸自己身上的毯子,知道自己在凳子上对付了一宿。
他钻进洗手间洗了把脸。
“失态了失态了,荆自强呢?”
唐星朝着窗户外望了望,嘴角咧起。
“你说荆总工?”
“他已经开始工作了。”
“老实说,我开始还觉得他难当大任,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
“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他这个总工程师,还当得有模有样的。”
董天逸哼了一声,显然对唐星给的判断并不满意。
“有模有样?”
“你刚来了多久,怎么就知道只是有模有样?”
“现在,聚变发电装置和聚变推动引擎摆在这儿,你支不支持他参与今年院士的评选吧?”
唐星挑了挑眉毛。
要知道,华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能被选上的不超过五十名。
严格的评选标准,造成能当任华科院院士的,无不是相关领域的权威巨擎,平均年龄在六十岁,最年轻的也有四十五岁。
你现在要让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去当院士?
那不得炸了锅?
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一步窜顶,哪还有晋升空间啊?
“人我是支持招徕的,但是对你和陈老提出的这个建议,我不太赞同。”
“我承认他是个人才,可你总得给人家留点晋升空间吧?”
董天逸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伸出了手掌。
“我给你数数啊,这小子先是捐献了生物发电机,然后又推动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落地,完成了聚变发电装置和聚变推动引擎两个应用原型!”
“这三项,那一项不是世界顶尖的?”
“我就问问,除了院士,你打算给他一个什么名头,配得上这些荣誉?”
“更难得的是,这小子胳膊肘不往外拐!”
“就凭这几项!给他按个院士的名头很过分吗?”
唐星沉默,董天逸说的,也确实有理。
而董天逸在地上踱了两步,整理了整理身上零乱的衣服。
“而且,我就一直在强调,不应该让资历成为门槛!成为限制年轻人发展的上限!”
“一个研究员的黄金研究时间是在四十五岁以下,现在咱们有多少院士是在这个范围内的?”
“让一个年轻研究员,利用院士的资源,和他最巅峰时的研究能力,搞出一番更大的事业,难道不好吗?”
“要是唐部长你难为名额的事情的话。”
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我愿意把我工程院士的位置让给他,一个名额换一个名额,总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