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个月落地这可是可控核聚变啊!(2 / 2)
“人家不愿意,咱们连圆珠笔的没得用!”
“而现在!咱们不止造出了圆珠笔头!就连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也要走到他们前头!”
唐星的神色讶然片刻,也激动了起来。
“当真?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有了新突破了?”
就在这时,计算中心的数据报告传输了过来,董天逸的计算完全正确!设想,可行!
董天逸饭也不吃了。
“成了!”
“上次我和那位生物发电机的研发者聊了一聊,受益匪浅,他的思维跳脱了目前科技水平的局限!到了更远的地方!也难怪能搞出生物发电机这种东西!”
他一边整理着数据,一边面露微笑。
“唐部!看紧这个人!假如有一天他要露面,陈兄保荐他当院士的话,我也一定会大力支持!”
“科研能力很强也就罢了,更难得的!他还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这样的人才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不要拘泥什么资历和年龄!”
唐星挑了挑眉毛,看了看陈叔岩。
“又是那位华夏热心群众?”
“上次他就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啊。”
陈叔岩冲他点了点头。
“是,我这边邀请他来做华夏科学院的研究员,也被他拒绝了,他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不希望受到打扰。”
“但他给我们留了联系方式,并且听起来经济上有些拮据。”
唐星点了点头,笑了笑。
“自费搞科研,哪怕家里有座金山也能烧完,肯定拮据!”
“放心吧!等他哪天露面,科技部绝对不会放轻了对人才的重视,说什么也会把他挖进来!”
“毕竟是你们两位推荐的人啊!”
第二天,一份《新型可控核聚变项目申报书》,以董天逸的名义,放到了科技部部长唐星的桌子上。
按照这份申报书的计划,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种新型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就能从理论推向现实,并且能以极高的效率产能。
唐星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那份申报书。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一个月落地?这可是可控核聚变啊!
是鹰酱毛熊等发达国家,设想研究几十年未果的可控核聚变啊!
而且!比起占地几百平方米,两三层楼高的托卡马斯二号!这种新型可控核聚变的模型,简直可以用袖珍来形容!
这技术一旦成功落地,意味着华夏目前的能源结构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能源问题从此!将不会再是问题!
不过,他还是得把这份申报书打回去。
唐星拨起一个电话。
“董天逸啊!这么基础的错误,你可不该犯啊!”
申报书上的第一申报人,自然是董天逸,第二申报人,竟然是荆先生。
要知道,荆自强目前的身份,还没有泄露,而没有实名登记,是不能作为申报书的申报人的。
董天逸则给出了坚决的答复。
“是说申报人的事情吗?那不是错误。”
“这个设想,其实荆先生占了很大的功劳,一些技术和设想,完全是他提供的!”
“要不是考虑到实名问题,让他来做第一申报人都不为过!”
唐星头疼的揉了揉脑袋。
“项目是好项目,可这实在不符合规定啊?”
“要不你去问问他,愿不愿意实名做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国家会给他最高的保密待遇!保证他的真实身份不会被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