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求财(1 / 2)
陈刘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有一位来自陈家村的村民,此人不甘现状,选择了“下海”闯荡所谓的“商业世界”。这名村民姓陈,以其颇具煽动性的言辞和行为,鼓动了七八个同村老乡一起走上了“海外淘金”之路。但实际上,他们所从事的并非正当生意,而是涉足电信诈骗、赌博等非法勾当,常常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游走。起初,跟随他外出的村民们在短期内确实尝到了甜头,获得了可观的非法收益。然而,这种“快速致富”的方式如同烈火烹油般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理智,纷纷投身其中,一时间陈家村似乎面临着变成“诈骗村”的风险。察觉事态严重的村长和陈家族长迅速采取行动,联手发布了严厉的通告,宣布凡是有参与此类非法活动的村民,一旦查明属实,将面临极其严重的后果:不仅会被剔除出族谱,丧失家族身份,还将被剥夺土地使用权,最终被逐出陈家村,不再享有本村的一切权益。此举意图及时刹住这股不正之风,力保陈家村的安宁和谐。
就在村长和陈家族长尚未正式发布通告之前,一些年轻气盛的村民在目睹了先行者的“成功”后,开始蠢蠢欲动,盲目跟风,试图复制这种看似轻松的“捞钱”模式。他们初尝甜头后,欲望愈发膨胀,从第一次的试探性参与,发展到第二次的大胆尝试,甚至在第三次筹划大规模撤退之时,仍有人执迷不悟,欲再度冒险一搏。这其中,一名本族的小辈尤为突出。他胆大妄为,无视风险,行事风格犹如见好不收的“败家子”。他不仅自己跃跃欲试,还极力鼓动族中的其他年轻人一同加入,宣称:“此时不捞,更待何时?我可不愿一辈子困在这个小村庄里,过着天天吃青菜的日子!”正是他的这番言论,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族长和村长在目睹此种疯狂态势后,痛心疾首,毅然决定采取铁腕措施。他们共同签署了一份严厉的通告,明确警告所有村民:凡涉足此类非法活动被捕者,家族及村集体将不会为其提供任何援助,一切后果自负,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这份通告的发布,旨在以最严厉的态度震慑那些意图继续铤而走险的村民,彻底断绝他们不切实际的“发财梦”。
最终,那个组织并带领同乡参与非法活动的带头者,在事态即将败露之际,率先选择潜逃,抛弃了他曾经拉拢入伙的同村人。这些人因为缺乏合法的身份和途径,无法顺利回国,有的甚至沦落至被贩卖的悲惨境地,其家庭也因此受到了牵连,父母在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社会舆论的谴责。那些追随带头者而去的村民,至今生死未卜,流落在外的日子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而那些被抓获并遣返回国的成员,则在监牢中度过了深刻反省的时间。他们内心充满对带头者的愤恨,以至于其家人在村中饱受谩骂和指责,最终被逼无奈,离开了陈家村。当初那些人曾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人不骗自己人”,谁知如今却亲手策划了一场针对本村村民的“电信诈骗”阴谋,这一丑闻不仅严重损害了个人名誉,更是深深伤害了许多无辜家庭,使得整个陈家村一度陷入了信任危机和道德沦丧的阴影之中。
那时,陈刘刚结束了高考,正计划利用暑假时间找份临时工作,体验社会生活。在这段迷茫期,他也险些被那些所谓的“快速赚钱”机会所诱惑,几乎就要踏入歧途。幸运的是,内心的良知在他即将迷失的关键时刻唤醒了他,使他深刻意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真正的财富需要脚踏实地去创造,而非投机取巧。他由衷地感谢父亲,在关键时刻制止了他的冲动行为,避免了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陈刘的家庭中,家风严谨,身为直系血脉,他从小便深受老一辈传统观念的熏陶。家庭规矩严格,任何逾矩之事皆被视为禁忌,除非面临生死攸关的危急情况,否则决不允许有任何出格之举。即使面对外界挑衅,家训教导他们也必须坚守底线,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扞卫尊严,而非一味忍让或以暴制暴。
“现在手里还有些闲钱,那我之后该搞什么项目呢?跟村里人一样种果子?养鱼?可村里太多人种果子了,像美丽姨家也是种果子的,可这果子一旦种多了,就会形成一种饱和的状态!还是得问问她,还有什么好想法吧,毕竟她也是一个上过大学的女人,今早上她说还想承包我的苏非来着的,她的点子多!想法也多!”
陈刘在经历了那次差点误入歧途的事件后,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的正道与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他铭记着家庭传承的教诲,始终坚守着道德底线。然而,提及村里的一位名叫陈美丽的寡妇,他心头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出于好奇或是关心,他暗自盘算着找个合适的机会去拜访这位同样生活在陈家村的陈美丽,或许能从她身上了解到更多关于人生百态的故事。当然,这样的探访并不意味着他会违背家训做出越轨之举,而是出于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社区和谐的关注。
大姨丈略微摇晃了一下,显然已有几分醉意,面对陈刘关于金钱的提问,他嗤笑一声,沉吟道:“钱呐,那可是个‘双面刃’,有时候就是个‘磨人的小妖精’,既能让人一夜暴富,也能使人堕入深渊。说到咱们村的那个事例,你还记得吧?之前不是有个家伙带着一群愣头青跑到国外去搞网络诈骗吗?嘿,前几天听说他突然悄无声息地回来了,我在村口碰见过他,虽然看上去像是改头换面了,但在我们这些老相识眼里,他算是个‘浪子回头’的‘国际友人村民’了。就是因为这家伙在国外惹出了麻烦,导致咱们村特产水果的收购价格都被压了下来,真是缺德!现在你看他,打扮得‘派头十足’,脖子挂条大金链子,手里捧个小皮包,时不时还在村里显摆,说是成了某国际酒店进口水果的重要供货商之一。唉,这世道,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像他那样背弃祖宗、丢弃原则的人,即便一时富贵,也不过是徒有虚表罢了,整天炫耀所谓的好生活,其实毫无意义。”陈刘一边咀嚼着口中的芹菜牛肉,一边对着微醺的大姨丈发表见解,“现如今,我们的确受限于现实条件,暂时无法对他采取行动。据推测,他很可能持有外国绿卡作为保护伞,自认为可以逃避国内法律的制裁。但目前欠缺足够的证据来实施逮捕,只能说他的运气还算不错。然而,世间自有公道在,善恶终有报,只争早晚。也许现在他还逍遥法外,但正义的审判终究会降临,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他那种浅薄之人,有点小成就就开始沾沾自喜了,才赚个百十万的,就觉得自己了不起。”陈刘边嚼着芹菜牛肉边淡淡地道,“你信不信,我现在安心种田,收益都能超过他,这话我说的可是认真的!”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陈刘心底却暗自思量:“我要是把自己真实的经济状况说出来,估计大姨丈都会惊掉下巴。事实上,我自己家里本就有着深厚的底蕴,咱家在村子里拥有的土地面积相当可观,大部分都已经出租给了他人经营,包括村长在内的许多人都租用了我家的土地。这些租金累积起来,其实我现在的身家早已达到了七位数,倒不是空穴来风的吹嘘。”
“刘仔,你这次回来,到底打的什么算盘?总不会真打算回去种田吧?你可是咱们村难得的高材生,你父母辛辛苦苦供你读完大学,可不是盼着你回家种地的。”大姨父关切的话语中透着一丝担忧。陈刘微微点头,神色认真:“您觉得我在开玩笑?”“你小子不会是认真的吧?”大姨丈显然有些难以置信。“绝对不开玩笑,我这次回来,主要是想照顾家里老头子。再不回来照看,那几块地怕是要被别人给糟蹋了。您也知道,我家的地多得数不清,前阵子还把面积最大的一块租给您家种百香果了。另外,我记得还有一块地是租给了老村长,看来得找个时间把那块地收回来,不能让它一直闲着。”陈刘语气坚定,显然已下定决心。
在生活的剧本中,他骤然被命运推至舞台中央,从父母那双饱经风霜的手中接过了“一家之主”的重任。此刻,他才恍然意识到,自家的经济状况并非如他往日所感那般平庸,而是蕴藏着一种深藏不露的富饶。虽未能攀至社会金字塔之巅,却也稳稳立足于中层,谓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回首成长之路,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如同一把双刃剑,既磨砺了他的意志,也曾在年少的心灵上刻下困惑的痕迹。他们常以一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鞭策,期望他早日懂得生活的艰辛,学会独立与担当。
这句箴言如影随形,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底,成为他自我驱动、严于律己的精神坐标。自幼年起,他就铭记父母的教诲,始终秉持着尽量不为家庭增添丝毫困扰的原则,将自律二字镌刻入日常的点滴之中。他深知,真正的富足并非仅体现于金钱的积累,更在于精神的丰盈与品格的高贵。
于是,他以实际行动回应父母的期待,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成熟与稳重。尽管家人平日里的营生并未能带来显赫的财富,但他们却以勤俭持家、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家庭氛围。这种生活虽不张扬,却充满了实实在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