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为国守财的士大夫(2 / 2)
刘湛也站了起来,向赵顼告辞。
“陛下……赵公子,我的法子也已经说完了,剩下的就是要不要做的问题。
铸钱监还在忙着设计纸币,没什么事的话,我也先回去了。”
赵顼点点头,安抚道。
“刘公子今天辛苦了,皇家公社之法若能施行,刘公子必为首功。”
“赵公子既然称我为刘公子,那这就是公子间的闲谈,又计较什么功绩呢。”
刘湛笑了笑,转身离开。
赵顼在帐篷里安静的坐着想事情,童驹送完王安石后立马赶了回来,看见皇帝在沉思,就站在旁边默默等待,心里也在琢磨刘湛的皇家公社要是成了,自己能不能捞点好处。
童驹正想得入神,却听见赵顼幽幽说道。
“小马儿,你觉得皇家公社,对百姓来说,是好是坏?”
童驹赶紧答道,“若真如刘湛所说,老有所养,少有所依。有活干,有饭吃,有书读,生病能医,死了能埋。小的觉得大宋大部分种田的百姓,都会愿意加入的。”
“朕也觉得如此。那种田的百姓之外呢?”
“小的读书少,只听人说过有士农工商四类人。种田的百姓是农,做官的是士,想来士是不愿意进皇家公社的。
至于工和商,听刘湛的意思,是在公社里面建工场,并由公社统一对外买卖商品。
所以能活的下去的工户和商户,应该不会想加入公社,毕竟工户和商户大多有自己的财产,虽然少也不愿充公。”
赵顼皱起眉头,“那朕的皇家公社,岂不是只能招些无地的流民和客户,这些人颇为奸猾,进了公社后,不是会养出懒汉吗?”
童驹小心的说道,“这些小的也不大清楚,不过刘湛如此信誓旦旦,想必也有针对懒汉的法子。
小的天生愚钝,却也总记得刘湛当时在审计院时提过的控制论。
刘湛当时教了小的,不需要懂具体的细节怎么做,而是要关注这个系统的输入输出,并且依据反馈不断调整,使得这个系统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童驹说的委婉,赵顼却一下听懂了,不禁笑道。
“好伱个小马儿,如今也懂得借事进谏了。行了,朕知道你的意思了,皇家公社具体怎么做,交给刘湛就好。
刘湛说得对,朕如今应该要考虑的是,要不要做这件事。
摆驾,朕要首先问问太后的意思。”
童驹连忙应下,安排人手先去太后住的慈元殿汇报,还没等皇帝坐上轿子,慈元殿就来人汇报了。
“太后带着皇后和清嘉郡主,去富弼相公府里参加文会了。”
赵顼本打算作罢,明天再问太后。
童驹却发觉不对劲,赶紧派人去问了消息来,向赵顼说道。
“官家,富弼相公府里今日有内外文会。内场是闺阁小姐相聚,为清嘉郡主送行,外场却是富相公、韩相公和文相公为首,一众大臣相聚,即为苏大学士送行,也为商讨辽夏的棉花生意。”
赵顼的眼睛立马眯了起来,冷声说道。
“朕都没有下旨,群臣就开始为苏轼送行。朕也未听得度支司有参与棉花的计划,相公们却已经商议好了。
此次出使辽国,到底是为大宋纳财,还是为相公们纳财?
童驹,摆出仪仗。朕今日也要去富弼相公府上,给人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