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颓废的汝阳王(1 / 2)
第193章 192.颓废的汝阳王
十香软筋散,真正的厉害,就在于其无色无味,让人防不胜防的下毒手段。若是有足够的防备,再厉害的毒药也有其限制和不足。
宋青书安静的等候,直到张三丰和张无忌叙完旧。这才带着宋远桥给他的真武剑,对张三丰依依不舍的辞别道:“祖师,蜀地已经起事,海棠师娘劳心劳力。”
“老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清书该走了!”
蜀中郡起义,不到短短十天就全郡沦陷。起义军以夜王为名,号“漫漫夜蒙,终朽终结”。兵力已达十万之众,兵甲齐备且精良,训练有素且制度完善。
朝廷收到消息后,蜀中郡已经完全受夜王掌控。虽然现在还在固守地盘,但这股龙盘虎踞的威势。
军纪严整,又执行改革农桑,以拯救神州百姓为己任,俨然就是绝代霸主的气魄。
有了这股“东风”,原本被朝廷镇压的起义,立时如薪火般点燃神州各地。除了归制汝阳王而威慑辽东郡的三十万铁骑,焦头烂额的元蒙朝廷已经做出裁定。
派遣元蒙的名将,托托花木率十五万铁骑出征蜀地,并且元顺帝已经下旨召回汝阳王。
……
宋青书要做什么,张三丰非常清楚。把镇压武当气运的真武剑送出来,其实就已经表明自己的态度。更何况宋青书身后,还有武当诸侠精挑细选,出自武当最优秀的四名弟子。
张无忌也没想到,蜀中起义居然是辽东的手笔。回想起那个“如神似魔”的身影,他的心里尤为复杂纠结。
与张三丰相认后,张无忌已然知悉,当年事情的真相。没想到他记恨多年的大仇人,居然是他父母的救命恩人。张三丰已经和他说清楚,只要救出被囚禁的五大派,张氏夫妇就能光明正大的恢复身份。
张无忌的性格是有些软弱和犹豫不决,过于善良的性格甚至说的上是迂腐。可他的才智绝对是顶尖的,看到张三丰对宋青书的担忧,还要他腰间佩戴的真武剑,不知为何他有些异样的想法!
“所以,宋师哥就是那个神秘莫测的夜王!”
张无忌能猜出来,其实并不奇怪。宋青书也没隐瞒,扶着腰间的真武剑,目光威严的正色道:“不止是夜王,如今更是辽东的郡守,未来还将是夜国的皇帝!”
…
…
张无忌率领明教教众,启程前往元蒙大都时。宋青书也心怀忐忑而下山,正式开启争霸天下的道路。
纵马狂奔三天三夜,好在有纯阳真气护体,即便如此也累的够呛。就在宋青书易容后而踏入舜宇城,所有守城士卒全部单膝跪地行礼,在百姓们诧异的目光注视下齐声道:“恭迎吾王回城!”
此时被震惊的百姓,才知道这名二十多岁的少年。就是分发粮食,给予他们土地,为百姓向元蒙贵族申冤的夜王。
百姓们要的很简单,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效忠。知道这少年就是夜王后,所有人即刻停下手中的事情,全部双膝跪地的呐喊道:“参见夜王!”
百姓的眼中满含希望,再也没有过去的麻木。那种对于未来和生命的期盼,宋青书不知为何总感觉双眼有些模糊。
“免!”
“百姓们,子民们,孤王在此立下誓言,只要孤王还在。蜀中夜国绝不欺压百姓,绝不多拿百姓一颗粮食。”
宋青书高举手中的真武剑,仰望无尽的星空宇宙道:“此心天地为鉴,日月为证!”
“夜王仁德!万岁!万岁!万万岁!”
什么样的声音最美,宋青书今日才真正明白,充满希望和未来的声音才是最美最动人的。慷慨激扬的言语自然鼓舞人心,可是什么才是实际行动,当然是忙碌处理国政的身影。
说的容易,做时难,宋青书今日算是体会到了。自他踏入郡守府改造后的王府,海棠立马抛下手中忙碌的千头万绪,神情巧笑嫣然的拿着果酒而潇洒离去。
自从蜀中起义后,习惯甜滋滋果酒的海棠,可是好久没有喝道开心舒服了。
宋青书来了,她也就轻松了。真以为皇帝那么好当,如今算是让他提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日理万机!
蜀中的根基不比辽东,虽然也培养了文臣,但是不及宋青书在辽东郡用的顺手。好在军中还有随军文书,能帮宋青书分担一些责任。
就在宋青书为了民事而忙的夙兴夜寐时,朝廷派遣的平叛大军也到了蜀地之外。
托托花木既然被称为,继汝阳王后的元蒙名将,自然对行军布阵有着不俗的理解。以全国之力敌一隅之地,又不想大军有过多的伤亡而白白损耗国力。
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一个字,“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