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触目惊心的账单(2 / 2)
算上市值也能值六十两白银。
算下来大明秋税总共收了近500万两白银。
这些白银看起来多,作为比较,崇祯末年能收上来的白银也就几百万两。
但之前大明的财政收入,实际上是朝廷的净收入,是将地方的开支都截留在了原地,而后再将剩余的上缴国库。
按照朱元璋原先的设想,这样做能大大减少因为转运而浪费的粮食,也让官员少一个可以贪污的地方。
但是后来这项政策成为了地方官员上下其手的漏洞。
任何政策不管出台的时候再优良,运行几十年后不与时俱进的话,一定会被人卡BUG。
而现在大明所有的粮食、税收通通都要上缴国库,然后再统一发放。
虽然在装运途中难免浪费、贪污,但是能让朝堂对整个国家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的集权。
当然这些粮食不是一股脑的运送到长沙,大明现在还是战时体制,一切以军事为先,所以粮草就近运往附近的战区。
反正大明现在的粮食是够的,官员们就算贪污一些也不是太要紧。
并且这样大规模的转运还有一个效果,那就是刺激了物流,以及养活了运转路上沿途的百姓。
大明一年的财政收入五百多万银子,看起来很多,但这些没有包括官员的俸禄,还有将士的军饷。
大明现在除去江南十万士卒,各地的驻守的士兵就足足有三十二万之多。
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这才只有五省之地,其规模差不多赶上宋朝的冗兵了。
明军看似这么大的体量,但是滩在这么多城池上,也挤不出多少士兵出征。
首先大明在东吁就有近一万六的军队,昆明一万,云南广南、广西两府两万,其他州府各有一万多人。
这里就去了近五万五千人。
贵阳一万,都匀一万五,其他州府、关卡一万,这便是三万五。
三地加起来共有近九万人。
四川由于要在汉中一带用兵,更是有近七万军队。
湖北荆州一万,武昌两万、随州八千,承天府更是有兵近三万,其他地方州府也有近一万兵马。
长沙有两万,郴州有两万,永州有一万,其他州府有近一万人。
光是荆襄就有十四万明军。
江南境内英山和宿松两个地方共有近一万人。江西境内的袁州也有近一万人。
明军不加上江南士卒就有近三十二万人。
这么短的时间就从五六万人膨胀到了这个地步,大部分原因都是收编。
这其中大部分是辅兵,战兵的只有八万人,当然里面有一部分辅兵的战斗力也非常强悍,尤其是朱肆练得的那些辅兵,可以当半个辅兵用,其规模有近五万人。
战兵光是一月的军饷就是24万两,一年就得近300万两白银,辅兵二十四万,一月48万两,一年就得500多万两白银。
加上江南士卒每个月十万两白银。
光是军饷就九百多万两,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以大明那点征收上来的钱根本是杯水车薪。
怎么不让人在场的人暗生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