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应对(1 / 2)
第156章 应对(第三更!)
济度没有法子,只得小心翼翼的筛选。
以前征辟不应,现在突然同意的,一律不录取。
而以前有过降清经历的,自然就会被更加被信任,基本上都会被取用。
而钱谦益作为代表人物,自然一入清廷就被重用了。
济度当即封他为江南右布政使。
但钱谦益表示,留在江宁怕被清算,所以想让济度运作他去京师,否则他不会出仕的。
如此赤裸裸的话,将自己的利益全盘拖出,反而让济度更加放心。
于是一封奏章,上奏朝廷,要保举钱谦益为督察院左副都御史,朝廷回话后,他便可以去京师任职。
这些文人的加入看起来让满清的统治稳固了一些。
至少济度是这样觉得。
而后济度以清查乱党为名,打算将江宁的西城团团围住,让绿营的士兵沾血,只要军政都握在手中,下面的百姓再反,他也不害怕。
然而以这个时代的组织力而言,这么大的事情要想保密那时非常困难的。
何况现在江宁城内大清“忠臣”那么多,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天下皆知。
一句话,住在西城的又不是全是无权无势的百姓,许多达官显贵也有住在西城的,不少人在江宁城中有任职,甚至在京师也有做官的。
现在更有无数响应满清征辟的文人也住在哪里,这些人你不能一刀杀了吧。否则谁会为替你卖命,总得先把这些人给摘出来。
你若不提前摘出来,绿营一进来,可不会给伱仔细分辨的,指定会乱杀一通,这江宁就算不反也得反。
但这摘出来的标准怎么定?
凡是做官的直系亲属都要放出来吗?那他的旁系呢?
你把人家七大姑八大姨给杀了,人家就不会嫉恨你吗?
要是所有亲属都给放了,那这个牵扯的人可就太多了。
还有,当官的可以赦免,那么那些做吏的呢?
在江宁城中做吏的呢?他们的直系亲属、旁系亲属要不要赦免?
除了做吏的,还有那些商人呢?
这些经商的可是许多官员的白手套,打狗还得看主人,这些人要不要放?
中国这个社会就是讲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错综复杂,要想梳理完成那得耗费巨量的时间。
所以这种方法不可行。
而济度显然也没有这个时间,所幸将这种难以处理、得罪人的事情都扔给了图海。
图海见状也没有推脱。
他先让人将西城围起来,而后借口清查那夜江宁大火,强征了的大量民宅。
然后在西城四处派人搜捕,将那些无辜的百姓统统关进了那些民房。
而后进行分类,成年男子作为苦力,年轻女子赏赐给了士卒。
而那些老幼则统一关押。
这么大的举动,是个人也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要么找到那些西城大人物,去他们家中请求避难,要么就贿赂那些士卒,放走他们,让他们逃难。
钱谦益已经响应了济度的征召,是能在济度哪里说上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