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无题(2 / 2)
一开始,朱橚身在应天府。
无法做生意赚钱,为了兑换亦菲和护卫。
只能变卖府中财产。
谁知,掏空家底,空留王府空壳,居然只卖了8800两黄金。
如今唤来四位护卫和亦菲后,财产只剩800两了。
看来以后,想要大展宏图,首先要挣钱,挣黄金。
堂堂大明王爷,王府财产只有八千多两黄金,这在大明后期不敢想象。
如果不是太过分,朱橚真相把这座王府卖掉换黄金。
但想到朱元璋知道后的怒火,而且他也无权变卖朱元璋赐他的府邸。
所以卖王府这件事,也只能想想。
“收拾收拾,我们明天就出发。”
朱橚放下茶杯,对亦菲说道。
亦菲颔首称是,款款离开。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可收拾的。
王府内的一切,几乎都被朱橚这几天卖完了。
现在的周王府邸,除了一座空壳,几乎没什么东西。
能收拾的,大概也是一些衣服干粮之类的。
不过亦菲很能干,这些事不需要朱橚操心。
真正需要他操心的是,未来的走向。
不过有了系统的辅助,他能做的就是赚黄金。
剩下的八百两黄金,应该能撑到宁岛。
一切等到了宁岛,就好办了。
日子也就好起来了。
就在朱橚憧憬着未来的好日子时。
领着旨意的太监来了。
朱橚看到旨意,感觉哭笑不得。
看来自己的便宜老爹,还未消气,生怕朱橚反悔,于是连夜下旨。让朱橚明早出发。
旨意很简单,周王封号不变,封地由大宁变为宁岛,小琉球改为宁岛。
同时带来了证明周王身份的印章和诏书。
另一方面,前往小琉球也就是现在的宁岛,宣旨的官员,已经先一步出发。
等到朱橚抵达,马上就能接手宁岛的一切事宜。
看到最后,朱橚发现朱元璋对他还不错。
禁海诏书对宁岛无效,宁岛一切事宜任由朱橚便宜处置。
他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当然朱元璋除了宁岛的官员配置以及百姓,没有提供更多帮助。
虽然苛刻,但这也是朱橚想要的。
没有过多干涉,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一夜无话,时间来到第二天早上。
天还未亮,朱橚就已起身前往宁岛。
他随行人员不多,只有阿大四名护卫以及亦菲。
一行六人,快马加鞭在应天府还沉睡美梦之中时,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朱橚以为走的悄无声息,实际上还是有不少人在关注着他。
比如此刻站在应天府城头的朱元璋。
城头上只有两人。朱元璋和他身后的锦衣卫指挥使蒋瓛。
朱元璋一身便装矗立城头,眺望朱橚离开的方向。
朱元璋头发已经斑白,此刻看着远方,神色有些落寞。
“老五已经走了?”
“回禀陛下,周王殿下已经离开。”
“带了什么东西?”
“周王只带四名守卫一名侍女骑快马离开。”
“没带什么东西吗?”
“没有。”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看来他这是孤注一掷,不成功,誓不回头啊。”
蒋瓛沉默不已,称职的他自然知道该沉默的时候,就沉默。
“吩咐下去。”
朱元璋沉声道。
“派遣一队得力锦衣卫,随行周王周边,时刻注意周王一举一动,三日一报。”
“遵命。”
蒋瓛点头称是,暗处一名锦衣卫随即离开。
“确保周王周全。”
朱元璋最后还是下达了这个命令,纵然昨晚朱橚的话,令朱元璋气愤不已。
但终究还是他的孩子。
另一方面,朱棣早早赶到周王府邸,想要送别周王,却发现周王府已空无一人。
“和尚,你说周王此番行事,有何目的?”
朱棣回首看向周王府紧闭的大门,向身边身穿黑色僧袍的和尚问出心中疑问。
和尚正是姚广孝,法号道衍。
“目前还不好说,不过周王离开,对殿下来说也是好事一件。”
朱棣没有答话。
“如今周王不去大宁,北边边境只有殿下你一人,正是我们招揽兵马,壮大实力的好时机。日后……”
后面的话,姚广孝没有说。虽然现在大街上空无一人,但知道锦衣卫无处不在的两人,自然小心翼翼。
聪慧的朱棣也明白姚广孝话里的意思,只是叹息一声,转身离开。
同样担心周王前往宁岛,另有目的的除了朱棣,还有此刻在宫中的朱允炆。
“方师傅,你说周王去宁岛,有何目的?”
朱允炆口中的方师傅,是方孝孺。
方孝孺眼高于顶,闻言不屑说道。
“周王勇猛无敌,打仗是个能手。可惜鼠目寸光,宁岛孤悬海外,远离中原,未曾开化,这等蛮夷之地,就算给了周王,他也兴不起多大的风浪。”
方孝孺顿了顿,接着宽慰朱允炆。
“殿下尽可放心,周王不足为虑。真正需要担心的乃是燕王。以后没有周王掣肘,只怕燕王实力更胜以往。”
朱允炆一听,眉头皱紧了。不禁发了个牢骚。
“皇爷爷也是的,为啥要封这么多藩王。他能对那些骄兵悍将下手,为何……”
“殿下慎言。”
方孝孺急忙打断朱允炆的话,看向四周。
朱允炆也明白过来,不禁一身冷汗,当下更苦恼了。
朱棣、朱允炆等人的担忧,朱橚是听不到的,也不关心。
他和亦菲等人一路快马加鞭,赶往海边。
朱橚没有南下泉州,虽然从泉州去宁岛更近。
但是从泉州去宁岛凶险万分,因为泉州和宁岛之间的宁岛海峡,有黑水沟的恐怖海象。
宁岛当地用以“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形容黑水沟。
十个人去,死六个,三个留下,一个回头,只见宁岛海峡的恐怖。
所以朱橚选择搭乘前往琉球王国的航线,绕道前往宁岛。
琉球王国位于宁岛北面,东桑岛国南面,周围水域风平浪静,虽然远了些,但胜在安全。
不过为了自身安全期间,抵达海边一个县城后。
朱橚一行人向着一个渔村走去,听说这个渔村对通往琉球的航道比较熟悉。
等朱橚等人来到渔村不远处时,天色已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