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明:我禁海,你成海上霸主?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无题

第一百二十七章 无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苟道从称号开始  奥特:我真不是债王啊!  主持节目:开局怒怼千万家长  九杀  我能将御灵数据化  大明在逃天子  人在火影,浪忍开局  绝世唐门:比比东重生归来  联盟之英灵系统  词条编辑:我编写的精灵成真了 

夜盲在整个古代,无论是东西方都是避免不了的。

哪怕进入了大明这个时代依旧还是有。

如今听到鲸鱼油,能够减少夜盲,朱棣一下子双眼凉了。

作为常年带军的他,当然清楚这方面到底代表着什么。

“当然是真的。”

“四哥若是需求,可以带一些回去!”

朱橚肯定的点头,并且直接应承下来。

两次捕鲸的收获无疑极为巨大。

虽然第一次他只是捕鲸一头,可加上这一次的三头就是四头鲸鱼了。

整个仓库之中储存了不少精油。

“多谢五弟。”

朱棣大笑着点头。

“四哥言重了。”

朱橚笑着开口。

而两人迈步朝着小镇之中而去。

如今经过了半年的时间发展,小镇的规模越发的巨大,蔓延的范围更是超过了数十公里,其人口更是直接突破了一万,到达了接近一万五千人。

这还是因为朱橚将人口分散了一部分出现,蔓延到了周围的聚集地,否则这里的人口会更多。

庞大的人口交织,让这些看起来就像是一处大明内地的县城。

两人的脚步踏入这小镇之中。

哪怕是朱棣都不得不感慨这里的繁华。

只是感慨之中,朱棣也不由蹙起来眉头。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棣实在忍不住再度开口。

“五弟,你为何不建城墙?”

“似乎也没有开始的迹象?”

话语带着疑问。

目光扫视着周围,依旧没有看到丝毫的迹象。

而听到朱棣的话语,朱橚愣了一下,随即就名表怎么回事。

由于封土建国的影响,加上为了抵御外敌,一般都会采取建造城墙用来守卫的。

很显然朱棣就是发现了这一点。

“四哥,这里可不是大陆之上,还是海上,而且如今火器已经逐渐发展了起来,建造城墙,对于海上之敌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内陆几处倒是建造了一些。”

朱橚轻声的开口,缓缓解释了一下。

虽说,在这个时代城墙还有着一定的作用。

可如今火炮已经兴起了,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相信用不了多久城墙的作用就将无限降低。

特别处于这海上,城墙几乎不会有着太大的作用。

所以朱橚压根就没有建设的想法。

至于内陆,他的确建造了。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土着,乃至于猛兽的袭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

“哦,五弟内陆,还有治下?”

听着朱橚的话语,朱棣有些凝神,不过很快他再度意外了,带着不可置信的开口。

在朱棣看来,这一处港口就已经极为庞大了,没想到自己五弟在其他地方竟然也有发展。

“还有九个左右聚集地!”

“四哥若是有兴趣,臣弟可以带你去看看!”

朱橚笑着点头。

至于隐藏实力,他并没有这个想法。

别说朱棣和他关系极好。

就算是别人也一样。

毕竟有着系统的他,实力几乎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着改变。

给他一个月的时间,这里的情况就后和原本完全不一样。

所以压根就没有隐藏的必要。

“好!”

朱棣大笑应声。

两人迈步,开始游览起整个三亚湾。

而三亚湾过后,第二天,朱橚带着朱棣随即前往了其他聚集地。

如今整个海南有着属于朱橚的十个聚集地,如今每一个聚集地多的人口接近一万余人,少的也有着一千多人。

总共的人口更是早已突破三万人,到达了接近四万人的层度。

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数值了。

相比于琼州府的治下都丝毫不差了。

也许不用一个月,这里的治下,就将会彻底超越琼州府的治下。

朱棣跟随着朱橚迈步在这琼州府治下。

和他想象之中的贫穷落后,乃至于鸟不拉屎,瘴气横生不一样,这里有的只有安宁,富足,以及平和。

人们穿行于劳作之中。

一切井然有序。

甚至没有任何的动乱。

聚集地外,是一片片青绿的稻田。

在眼光之下,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一道道的身影或是打猎,或是种田,或是伐木,或是采石,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一些士兵则是犹如标枪般守卫者这些城池,聚集地。

琼州府的一切,可以说给朱棣直接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他几乎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想象之中琼州府的落后并没有见到,此时的他只看到的繁华,是富足,甚至相比于大明境内都要富足。

特别那成片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谷更是如此。

三亚湾附近,一片片的稻田呈现。

而每一处聚集地都是如此。

其稻田种植的范围极为的庞大。

哪怕是朱棣都不由咋舌。

只有马和眉头微微的蹙了起来。

“怎么了?”

“马和?”

朱棣大笑之中,察觉到马和的异样,不由带着疑问的询问。

“殿下,五月上旬麦已成熟,接着六月份进行栽插水稻,这乃定理,如今已是十月,琼王殿下这治下却明显才刚刚插秧,是否?”

马和皱眉开口。

作为农家出身的他,很清楚庄稼的种植。

如今的这一幕,不得不让他皱眉。

“十月?”

“怎么了?”

朱棣暂时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

“殿下,十月种植,很快就要入冬了,到时候稻谷恐怕无法成熟。”

马和苦笑着开口。

“这!”

朱棣这一刻才反应过来了,不由张大了嘴巴。

随后瞬间看向了朱橚。

面对着朱棣的目光,朱橚倒是很淡定。

“四哥,你可否察觉到这里的天气有何不同?”

朱橚笑着开口。

“天气?”

朱棣皱眉,神情更加茫然。

“琼王殿下,是说这里要更为炎热?”

马和沉吟了一下,随即带着疑惑开口。

“对,这里长夏无冬,平均的天气都不亚于北平的夏天,最冷也不过是秋天而已,并无冬季,所以这里的粮食栽种不需要考虑是否能够生长,这里的农田甚至足以做到一年三熟。”

朱橚淡笑着开口。

只是他话语一落下,在场两人都无法淡定了。

包括朱棣都是如此。

“五弟,你此言可当真。”

朱棣的话语都有些颤音了,这一刻他的起伏甚至高于之前看到朱橚捕鲸的场景。

一年三熟这代表着什么。

而且此时的朱棣可没有忘记,一路过来,那几乎看不到尽头的密密麻麻农田。

庞大的农田覆盖了整个朱橚治下。

到底有多少农田几乎难以想象。

而如果在加上这一年三熟的机制,整个朱橚治下一年所能够产生的粮食到底是怎样的层度。

如今整个大明几乎是百废待兴。

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南方基本已经恢复了。

可北方依旧是凋敝无比。

蒙元接近百年,给这一块土地,一个民族带来的伤害是难以想象的。

这其中粮食无疑就是最为缺乏的存在。

这一点,在朱棣入住北平之后就更加清楚了。

甚至有时候为了百姓,他不得不放缓,或者放弃出征的机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抗战从挖走张大彪开局 诸葛亮魂穿崇祯 综武:之大秦仙朝 大明:我才不当国师 三国霸业之魂穿刘备 三国草根:没作弊器只能拼操作了 重生七皇子横扫六国 贞观合伙人 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 帝王之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