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北伐之议(2 / 2)
曹操黑着脸说道。
众顶级谋士凑在一起想办法,有的提议曹操亲自率军北伐,但这显然不现实。
曹操是皇帝,大晋才成立不久,事情非常多,他需要坐镇洛阳,治理天下,根本没时间出去打仗,此外他常常打败仗,若在北边打了败仗,影响会很坏。
有人提议用粮草不足,来阻止曹信北伐。
这个意见也不靠谱,近两年朝廷在各地屯田,建新农庄,各地粮食相继丰收。
国库里根本不缺粮草,这一点瞒不过曹太尉大人。
也有人提议用美人计,人人都知道曹信喜欢美人,可以给他安排一些美人,叫他沉溺在温柔乡里。
可惜这招也没用,曹操不久前才送了十个从各地选上来的绝色佳人给曹信,曹信根本没有沉迷于女色之中。
“陛下,臣有一计,或可一试。”
荀彧捋着胡须悠悠说道。
“哦,文若,计将何处?”
“陛下,琅琊王打仗,屡战屡胜,是当世兵圣,也是一个极好的老师,陛下可以派遣一位公子随琅琊王出征,跟在琅琊王身边学习兵法,将来大晋必定会多出一员名将。”
荀彧缓缓说道。
曹操皱眉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明白了荀彧的主意。
曹子玉虽然是太尉,但也是臣子,曹操家的公子虽是晚辈,但也是皇子,他完全可以让皇子当副帅或监军,将来打了胜仗,随军出征的皇子也会白捡很多功劳。
曹操想通了之后,哈哈大笑,这个主意好极了。
用皇子当将军,不管曹子玉打多少胜仗,也会被截走一大半,事后威胁会小很多。
待众臣离开后,曹操摆驾来到曹府,如今有一个问题,该派哪位皇子出征?
目前年岁稍长的皇子有四位,长公子曹昂,二公子曹丕、三公子曹彰,四公子曹植。
曹昂在并州之战中,断了一条腿,无法上战场,也因此失去继承大统的资格。
二公子曹丕文武双全,是个不错的人选。
三公子喜欢跟猛虎搏斗,勇武过人,也是个很好的人选。
四公子曹植年仅十五,天资聪颖,文采风流,于兵法一道,有独特见解,值得培养。
来到曹府后,曹操召集曹丕、曹彰、曹植,说起北伐之事。
只等他一开口,三人争先恐后地表示要跟着六叔出去打仗。
曹丕是想跟着曹信去北方立功。
有了功劳之后,将来也能顺利拿下太子之位,此外在北伐的过程中也能与大晋的顶梁柱曹信打好关系,这一点比立功更重要。
曹植显然也有此意。
只有黄须儿曹彰单纯地想要出去打仗。
他从小崇拜曹信,想成为曹信这样的大将军。
以前因为太小,没资格跟随曹信上战场,如今长大了,能跟猛虎搏斗,正要上战场大显身手,可惜,天下太平了。
好不容易遇到北伐,还能随同曹大将军一起上战场,他说什么也不愿意放弃。
“爹,让我去,让我去,我一定不给咱们曹家丢人。”
曹彰撸起袖子,挥着手臂,挣得面红耳赤。
“爹,儿臣想跟太尉学习兵法,将来替爹开疆辟土。”
曹丕拱手说道。
曹植也表示想学兵法,跟着曹信征战塞外,让大晋的旗帜高高飘荡在异域之上。
曹操看着三个积极自荐的儿子,一时不好做出决定。
“好了,别吵了!”
随即曹操想出一个办法,让三人写一篇北伐军略,谁写的最好派谁去。
曹丕曹植欣然领命,只有曹彰抓着头发,闷闷不乐,比力气他比二哥四弟强太多,可比脑子,他又差得太远,这一遭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