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琅琊王复仇记(2 / 2)
曹操紧紧地皱着眉头,在思考曹信的话。
当初曹信在南阳张贴求贤令,在南阳召集贤才名士,说不论人品,不论地域,不论男女,只要是有才干之人都会得到任用。
最后曹信招到了李严等人。
事后曹操也照猫画虎,也发了几份求贤令,除了男女不限之外,其他方面跟曹信的求贤令差不多,后来也招到了不少有才华的人。
曹操还曾当众感叹过,曹子玉这人还是有些鬼点子。
可现在曹子玉又说这种办法不行,继续执行下去,会导致天下大乱。
曹操不禁有些郁闷,要是不行,当初你为啥要贴出来?你这是在给朕挖坑吗?
真是可恶至极!
“陛下,臣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肺腑之言,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贤人更愿意与贤人在一起,不良人更愿意与不良人打交道,若是朝中公卿皆是奸逆小人,怎会任用贤德之人,贤德之人又怎会愿意入朝做官?若朝中百官没有一个好人,众恶盈朝,这大晋必将重新陷入混乱,国将不国!”
曹信冷哼道。
众恶盈朝?
文武百官脸颊直抽抽,曹大将军一句话打翻一船人,真正是太狠了。
曹操也嘴角抽抽,他也在朝中,众恶盈朝中的恶岂不是也有他?
曹操陛下干笑两声,“子玉,你言重啦,朝中公卿皆是德才兼备之士,怎会众恶盈朝?不会的啦。”
曹信冷笑道,“陛下,臣骄奢淫逸,自认不是贤德之人,陛下可是贤德之人?”
曹操嘴角嘴角狂抽,他自然不能算好人,但你也不能这样直截了当地问啊。
“荀司空、贾司徒、华司马,你们可感自认为贤德之人?”
曹信看向荀彧、贾诩、华歆。
这三人中只有荀彧敢抬头与他对视,其他两人仰头看屋顶,脸色略红,同在心里吐槽,我们是你招揽的人才,当初需要我们出力的时候,你叫我们贾先生、华先生,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就叫我们坏人,曹大将军真是太无情了。
曹信看向荀彧,“荀司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百官里就你去太白楼的次数最多,说我生活奢侈,你不比我差多少,你也好意思自认贤德?”
荀彧大羞,用大袖遮住脸。
曹信轻哼一声,看向其他大臣,结果无一人敢跟他对视,全都低下头。
曹信看向曹操,摊了摊手,这就是你说的公卿皆是贤德之人?
曹操大羞,难道朕手下众臣全是坏人,没一个好人?
怎么会这样啊?
“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臣与鲁子敬、廖元俭每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如今陛下所用之人,皆不良之人,所听之言,皆出自不良人之口,所信之人,也皆为品行有缺之人。
臣每每想到此事,常常夜不能寝,食不知味,臣每每想到那些为了大晋死去的将士,想到不久后会重新变乱的天下,臣心急如焚。
陛下,你能明白臣的苦衷吗?”
曹信大声质问道。
而此时曹操和众臣还沉浸在他的排比句中,特别是头几句,亲贤臣远小人……众人发现曹大将军的文采也忒好了,比当今那些名士强太多了。
“陛下,琅琊王说得太好了。”
诸葛亮站出来大声喊道,“请陛下采纳琅琊王之议,重新遴选百官,挑选德才兼备之士充实朝廷州府,治理天下。”
“臣死罪!”
荀彧贾诩华歆等人站出来,跪伏在地上,请求陛下治罪。
“陛下,臣不肖,不能做好手中的职事,愧对陛下所托,愧受朝廷俸禄,臣愿放弃官职,请陛下重新遴选贤才入朝,请陛下恩准!”
贾诩拿下头上的进贤冠放在地上。
这…这也太狠了!
众臣大为惊叹。
“陛下,臣也愿交出官爵,回归山林,请陛下遴选良才,治理大晋!”
郭嘉、徐庶、诸葛亮等人也齐齐摘下头冠,表示愿意辞职。
“这…”
众臣对视一眼,一个接一个摘下头冠,向曹操陛下提出辞职。
当此之时,只有曹大将军一个人还戴着金冠,昂扬地站在大殿上。
“这~”
曹操的脸都绿了,只是想借机敲打一下曹子玉,怎么搞得文武百官皆要辞职,要是你们全辞职了,这天下交给谁来治理?我一个人?
“哈哈哈~”
曹操忽然仰天大笑起来。
“古人说,人无完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众卿家知道自身的问题之所在,就说明众卿家有改过之心,朕愿给众卿家一年时间,容众卿家改过自新,一年之后,若仍有人品行不端,朕必严惩!众卿家能不能做到?”
曹操盯着众臣问道。
“是,陛下!”
“多谢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齐声喊到。
曹操松了口气,突然看到曹信张嘴还要说话,曹操大吃一惊,赶在曹信开口之前大喊道,
“退朝!!”
——
“以后没铁证别弹劾琅琊王,他是大晋第一大功臣,犯点小差错无伤大雅,不用追究!”
私底下,曹操向华歆刘表曹洪几人交代道。
“是,陛下!”
几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这遭太凶险了,因为几只狗狗,差点让朝中百官辞职,像曹子玉这种狠人,以后能不招惹,尽量不要招惹,不对,是连他家的狗狗猫猫最好也别招惹。
“陛下,琅琊王所言之事,虽有些夸大,但基本符合实情,臣也请陛下更改朝廷官选制度,用更合理的办法为朝廷遴选德才兼备之人。”
荀彧拱手说道。
“臣附议!臣请陛下将德行一项,纳入官员考核项目中,德才兼备者上,无才无德者下!”
荀攸拱手说道。
“臣附议!”
郭嘉、程昱、董昭、毛玠等人齐齐站了出来。
曹操收起脸上的笑容,认真地点点头。
“此事,朕准了,你们议议,早日拿出个新的选官章程。”
“是,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