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含金量(2 / 2)
打个比方,就像一群猴子给一个大学教授颁发“最聪明奖”一样。
被其他人认可当然是很值得自豪的事情,可如果认可你的人已经被你甩出不知道多远,差距大到有时代差距的情况下,这种认可就显得十分尴尬。
“再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而且他们的奖金挺丰厚的。”李清芳似乎正在忙碌,“领一下没什么坏处。”
阮志宁想了想,问了个他比较好奇的问题:“祖国不打算设置一个最高奖项吗?我觉得我们的科学水平,已经不需要别人来认可了。”
阮志宁不需要诺佩尔奖来证明自己的含金量,但诺佩尔奖需要阮志宁来证明自己的含金量!
“正在筹备。”李清芳答道,“我们打算设置五个奖项。”
“哪五个?”阮志宁瞬间被勾起了兴趣。
“’数学‘,对应形式科学领域;‘物理’,对应物理学领域;‘元素’,对应化学领域;‘生命’对应生物科学领域;‘天体’对应天文学领域。”李清芳缓缓道来。
阮志宁惊了:“这么简单粗暴?!”
“越简单,含金量越高,不是吗?”李清芳笑了一声,“某某最高生物学奖,和简简单单的‘生命’二字比起来,显然是后者更震撼。”
小风在一旁拼命点头,表示认同。
这种二字名,实在是太酷了!
阮志宁回过神来:“不学诺佩尔奖,不加入文学奖和那笑话一样的玩意了吗?”
其实在之前,这个笑话还并不算笑话,的的确确有一些舍己为人的高尚人士得了这个奖。
只可惜,这项奖越到后面越离谱,近几年则彻底变成笑话。
李清芳说道:“文学领域的奖项会另外设置,不和科学混在一起。矛钝其实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笑话奖,那就当个笑话吧。”
“挺不错的。”阮志宁嘿嘿笑道,有些期待的问,“那这第一届的‘物理’,是谁来获得呢?”
李清芳被气乐了:“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说呢?我们的大科学家?”
“是我啊!”阮志宁此时的心情比得了诺佩尔物理学奖开心一万倍,“我就说嘛,那必须是我!您知道奖励是什么吗?”
第一任“物理”的得主,这说出去都能羡慕死一群人!
“一座奖杯,一个奖状,以及一枚由黑铂作为指环,被包裹在透明容器中的液态金属氢作为主石的戒指。”李清芳有问必答。
呃……黑铂做指环,液态金属氢做主石?
阮志宁想了一下这枚戒指的模样——大概是完全纯黑的指环上,镶嵌着一枚红色的“宝石”?
从木星上开采出的液态金属氢呈现出一种堪比红宝石的红色,用来做装饰确实不错。
反正怎么着也比钻石好。
“听着很带感?”阮志宁有些小小的心动,“很有科技的美感。”
另一边一样在旁听的陈青青几乎要把眼皮翻到天上去了!
科技的美感?
她几乎可以想象,被一群理科男理科女设计出来的戒指会是个什么可怕的模样。
这帮对着飞机舰艇说“好美”的人,弄出来的所谓的“科技美感”会是怎么样,想都想得出来。
李清芳继续道:“每一届最高奖的特殊奖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次是黑铂金属氢戒指,下一次就一定不是这个,而且该设计也会被永久封存,永不启用。”
“还是绝版的!”阮志宁跳了起来,早就把那什么诺佩尔奖扔到脑后,“这也太酷了!”
作为偶尔玩玩游戏,有收集癖和成就癖的阮志宁来说,只要绝版,哪怕是屎都是香的。
激动了一下,阮志宁按捺住心情,不确定的再问一遍:“您确定是我吗?”
“还没开始评选,得下周,但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你都得不了,谁还有资格得?”李清芳那边又出现了嘈杂的声音,但很快被盖住,“况且你自己就是评委之一。”
一个接一个的惊喜把从没见过世面的阮志宁砸的晕头转向:“我是评委?我有投票决定谁能拿这些大奖的权利?”
此时阮志宁还没有彻底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如果他不是评委,那这些奖项哪有什么含金量?
李清芳女士肯定道:“不错,你是‘物理’、‘元素’和‘天体’三个奖项的评委。‘物理’得主已经基本确定是你,但‘元素’则未必。”
分数金和黑铂看起来能勉强算化学领域的新发现,可阮志宁用的全是物理手段!
“哦?是哪个青年才俊,这么厉害?”
“是位老先生,年龄大到几乎能当你爷爷。”李清芳介绍了一句,“他在超浸润性材料中有了惊人的突破,让我们在防腐蚀方面彻底摆脱对分数金的依赖,极大程度缓解了黄金高度短缺的问题。”
超浸润性材料,即具有超级浸润性的界面材料,是液体、气体和固体之间润湿性现象的一种特殊情况。
“是姜雷院士啊,那确实实至名归。”阮志宁一听到这种材料的名字,就猜到是哪位老先生的手笔,“我研究出的那些东西,成本确实居高不下……”
黄金、铂金、稀有气体、稀土元素……
李清芳喝了一口水,说道:“知道成本居高不下就好。把你那实验室暂时交给易钦文未必是坏事,我们现在步子迈得太快,有很多东西还没跟上,需要稍微放缓一下脚步。”
阮志宁嘿嘿笑道:“术业有专攻,我只负责研发,应用方面让我搞反而搞不好。对了,我既然是‘物理’、‘元素’和‘天体’的评委之一,那什么时候把获奖提名人选给我看一看?”
“明天就会给你发过去。”李清芳女士放下保温杯,“能与姜雷院士竞争的人选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位并不是祖国的公民,你得仔细斟酌。当然,你自己也有提名权,可以提名你认为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的人进入备选者名单。”
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最高奖项,自然是要囊阔所有人,否则便会显得十分小家子气。
这其中的“所有人”,甚至也包括智能人在内。
“好!”阮志宁已经迫不及待了。
“还有事吗?没事我就挂了。”
“您忙。”
李清芳女士的电话刚挂断,小风都还没来得及说两句话,阮志宁的手机就再一次响了起来。
阮志宁低头一看,是个境外号码,从前几位区号判断,应该是来自锐典的号码。
诺佩尔奖的颁发仪式,正是在锐典首都举行。
“爹,这应该是诺佩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电话,通知你去领奖呢。”小风提醒道。
阮志宁刚刚成为最高奖项的评委,且被基本确定能够成为第一届“物理”的得主,看着诺佩尔物理学委员会打来的电话,只觉得索然无味。
“小风,帮我当同声传译。”吩咐好女儿,阮志宁还是接通了电话。
那边立即传来一个浑厚的男性声音:“您好,请问是阮志宁教授吗?”
“是我,怎么了?”
“我们是诺佩尔物理学奖委员会,恭喜您成为今年诺佩尔物理学奖得主,您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有目共睹。我们现在以最诚挚的态度,正式邀请您前来参加12月的颁奖仪式。”
12月的锐典……
阮志宁光是想到这个组合,浑身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不得把人冷死?
“不好意思,我这边的实验项目过多,可能无法出席颁奖仪式。”阮志宁当即拒绝。
电话那头失望的声音几乎要蔓延出来:“那真是太遗憾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不是诺贝尔奖哈,这作者就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