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莫尔激子(2 / 2)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即CRISPR-Cas9技术。”欧阳妍几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戴定波又问:“很好,那这种技术有什么缺陷呢?”
恶补了大量生物学,特别是遗传学方面的知识的阮志宁当即说道:“该技术有很大可能会导致DNA双链断裂后的修复机制出现问题。”
“还有呢?”戴定波点头认可,又继续问道。
“还可能导致基因不稳定、染色体完整性缺失等问题。”阮志宁轻松答上,“最后,这项技术还极易引发脱靶效应。”
戴定波笑了一下:“那为什么它还能是最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译技术?”
“因为简单,而且不用于人体。”阮志宁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但我们基因奥秘实验室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基因编译技术能够毫无副作用的应用于人体。”戴定波叹息一声,“所以阮教授,你认为我们应该着力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还是干脆全部推倒重来?”
虽说CRISPR-Cas9技术不是唯一的基因编译技术,但现存的所有基因编译技术都有这有那的问题。
阮志宁知道这是戴定波在询问自己的态度,于是斟酌一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在解决现有难题的基础上,看看能不能发展出新的基因编译技术吧。”
“今天的实验项目很简单,就是通过基因编译的方法,把一只小白鼠变成小黑鼠。阮教授,这个实验你来主导完成,怎么样?”
阮志宁若有所思的点头:“没问题。”
如果想让一只小白鼠变成小黑鼠,首先需要设计一个sgRNA,能够靶向小白鼠基因组中控制毛色的基因。
阮志宁开始操作起仪器,通过长时间的事情,他很快便设计好了sgRNA。
“很熟练……不像是新手。”戴定波在一旁暗自惊叹,“设计思路也十分专业。”
设计好sgRNA后,阮志宁还需要设计“修复模板”,即人工合成的DNA片段——其中包含了黑色素的编码序列。
看着阮志宁娴熟又精准的操作,实验小组一开始那种“带新手”的感觉逐渐消失……
其中欧阳妍甚至忍不住悄悄吐槽了一句:“不愧是顶级科学家,当初我来这里可是足足适应了大半个月,才终于摆脱了拖油瓶的称号……”
很快,操作顺利完成,sgRNA、Cas9蛋白和修复模板被一起转染到小白鼠的胚胎和干细胞中,让它们在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对毛色基因进行编辑。
阮志宁看着吱呀乱叫的小白鼠,心中升起一股期待感——如果一切顺利,当 Cas9切割毛色基因后,细胞会利用修复模板进行同源重组修复,从而实现基因敲入。
再之后,小白鼠新长出来的毛就会是黑色的了。
就在这个时候,基于量子通讯阵列研发出的生命仪态监测器的警报忽然响起!
这种新型检测器,可以在不接触实验体的情况下,完成对其体内状况的监视。
此时警报响起,说明基因编译出现了问题。
“脱靶效应。”阮志宁看了一眼仪器,心中微微有些失望,“脱靶位点位于编码区……”
戴定波走上来,拍了拍阮志宁的肩膀:“这种基因编译技术本来就十分容易产生脱靶效应,不是你的操作问题。”
“哎,我还以为能成功呢……”
卢明方凑上来,神秘兮兮的说道:“您实验失败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呢。”
阮志宁一愣:“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