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拟嫁与(1 / 2)
去年三月,谢玄英跑去江南之际,皇帝就下召择选驸马。历时一年,太监远赴各地采选,终于带着一群候选人回到京城。
之后,礼仪房太监安排画师绘制画像,暗中记录所作所为,最后连同家世资料一块儿,送到皇帝案头。
这是一桩大事,宫人们私底下也难免讨论。
内安乐堂人来人往,程丹若在宫人中亦有威望,她不问,也有人愿意说。
李太监干儿子李有义,现在就是内安乐堂常客。他有干爹面子,随便讨个差事就能溜进来。
“好叫姑姑知道,礼仪房一共选了十二位郎君,其中最出挑数余郎、罗郎和韩郎,都是书香门第清白人家。”李有义唾沫横飞,“韩郎一表人才,余郎能弹一首好琴,又擅丹青,罗郎弓马娴熟,乃是罗太妃侄子。”
吉秋一针见血:“比谢郎如何?”
李有义卡壳。
慧芳一面用蘸水毛笔习字,一面叹息:“世间只得一个谢郎啊。”
程丹若杵药动作微顿,默默同意:貌美腰好,确实难得。
吉秋又问:“驸马怎么选,可有章程了?”
李有义笑了笑,神秘兮兮道:“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宫人们才刚刚得到消息,嘉宁郡主却已经行动了起来。她当然知道,自己父亲请皇帝帮忙选亲,也知道几位候选人都是什么货色。
说实话,她一个都看不上。
祖宗规矩,驸马都出自耕读之家,初衷大约好,让他们都能安心侍奉皇家,免得出现什么醉打金枝戏码。但这样门户,能有什么好儿郎?
要嫁这样人,封地随便她挑,上京还有什么意义?
嘉宁郡主有自己私心,哪怕父王大业不成,能挑得一个如意郎君,后半辈子亦能大展宏图。
她看了大半年,确定谢玄英就是最合适人选。
靖海侯府三子,非是嫡长,妻子人选就要宽松许多,他本人亦无可挑剔,骄傲如嘉宁郡主,也不得不承认美人难得。
她想要他。
半年来,她数次与靖海侯夫人接触,能感觉得到,侯夫人对她颇有善意,亦不乏欣赏,只是口风也紧,从不轻易提及婚事相关事。
嘉宁郡主原先并不着急,但随着荣安公主即将择选驸马,也实在不能再拖了。
至少,要先接触谢郎,双方有默契,才好下一步举动。
在她预想中,最棘手荣安,必须由谢玄英亲自解决,方不留后患。
七月十八,她借口去外祖家小住,离宫外出。
齐王妃出自六品小官之家,其父为太常寺典簿。京中宅院不大,故在齐王府资助下,在京郊置了宽敞庄子。
嘉宁郡主自然不会住到逼仄小宅子,瞄准就是庄子。
这里,离晏鸿之书斋不远。
谢玄英就在此地。
他七月初回皇宫复命,又去翰林院上班数日,终于得了十日休沐,立刻以避暑为由出京,跑到了老师书斋。
江南书斋叫本念斋,京郊叫明心斋,刻意仿造农家院落,黄泥矮墙,瓦片搭好屋顶上再铺一层稻草,院子围绕一圈篱笆,前院有一个水井。
但为舒适计,进去就是青石砖,宽敞凉快。
谢玄英说是读书,其实就是休假,闲来无事刻枚章,或是骑马踏青,欣赏一下田园风光,晚上睡不着,看星星算历书。
这日下午,天色微阴,难得不热,他就想去骑会儿马,和爱驹培养感情。
谁想半路看见了一架马车。
“谢郎留步。”明媚少女钻出车厢,容颜艳丽,“我车辕坏了,可否请谢郎叫人来,替我修一修马车。”
谢玄英瞥过眼:“我亦路过,请郡主另寻他人。”
“谢郎何必拒人千里之外?”她大大方方笑了笑,耳边珠光闪烁,“你又不是瞧不出来,这不过是一个冠冕堂皇借口。”
老实说,车坏了把戏已经俗到不能再俗,但谢玄英也是头一次看见说破。
他问:“有何贵干?”
“借一步说话。”她扶着侍女手下车,做了一个手势,激将他,“怎么,怕我吃了你,不敢来?”
谢玄英不吃她这套,但确实好奇她所为何来,略一思索,下马跟随。
两人走到僻静处。
“我想,谢郎应该没什么耐心。”嘉宁郡主身着胭脂红袄裙,眸似寒星,“也就不同你卖关子了。”
谢玄英面无表情:“请。”
嘉宁郡主道:“荣安快要择驸马了,谢郎觉得,她会甘心出嫁吗?”
谢玄英不曾料到她会提荣安,凝神看去,反问:“这同你有什么干系?”
“我是来提醒谢郎。”嘉宁郡主唇边,浮现出一丝笑容,“倘若你有心上人在宫里,可要小心一些了。”
这话听得谢玄英心头大震,险些以为程丹若出了事。但定定神,不信谁能猜到此事,强忍心悸,皱眉问:“心上人?”
嘉宁郡主始终留意着他面色,想瞧出些许端倪。
然而,她固然是察言观色好手,谢玄英在皇帝面前十多年,控制心绪本事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