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张伟的第一次查案(2 / 2)
张伟终于看完了案件的所有公示资料。
这还多亏了他完成多次任务后,得到提升的思维力和精神力。
否则一般律师来的话,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案子,可能一开始就会因为紧张而无从下手。
张伟分析完毕,发现了几个问题。
本案的原诉人是沉湾区一家沙场的老板,名叫白海波,今年65岁,年纪已经不小。
据他提供的证供来看,诈骗当天他接到一宗疑似诈骗的电话,让他汇款1000万至某账户,然后他稀里糊涂就汇款了。
电话是嫌疑人崔振兴打的,可崔振兴供述自己只拿到了30万。
据崔振兴主动交代,那天的电话打得格外顺利,自己就用了个普通的诈骗套路,对面那个老头就上当汇款了。
当审讯人员质问用了什么套路时,崔振兴如此回答:就是普通的诈骗老人那一套,你家儿子犯了事,可能要坐牢,让你汇款激活账户,拿回被冻结的资金等等。
好吧,从这里来看,崔振兴确实是坏人。
连老人都骗,说他是人渣都不过分。
用人渣来形容,感觉都算是客气的了。
可二人的证供对不上,这也是一个问题。
崔振兴说自己用了诈骗老人的套路,从老头手里诈骗到30万。
可白海波却说自己是被对方严重忽悠了,才会汇款1000万出去。
这是第一个问题,双方口供存在出入。
随后是第二个问题,资金到底是多少,为什么会造成双方认知的事实偏差。
在调查科的追踪下,沙场老板白海波的转账资金确认为1000万,并且这1000万实实在在的转移到了崔振兴的账户中。
可问题来了,崔振兴的账户中只找到30万,剩下的970去哪儿了?
那剩下的970万,是被转移了,还是被全部取了出来。
调查科通过金融追踪手段,只追查到1000万在诈骗当天明确转移到崔振兴的卡内,但随后这张卡好似从银行系统中消失了一般,查询不到任何操作。
等调查科最后抓捕到崔振兴时,对方卡里只剩下一堆转账支付记录,还有几万的余额。
张伟想到了一个可能性,银行会不会存在问题?
这年头,银行的问题太多了。
什么几百万存款上午存,下午就有人刷走了这笔钱。
最后银行还和你说,这件事和我们银行无关。
所以银行是否存在问题。
公示证据中,就有关于银行的信息。
银行叫做安宁实业银行,是一家民营银行,调查科询问过银行客户经理,对方的证供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但张伟觉得,银行应该有问题才对。
“看起来,我得出去一趟了!”
虽然天色渐晚,但这个时间刚刚好。
张伟开车,来到安宁区相对偏僻的一处小区。
这里的房子都是独门独院,看起来有些年代感,但在当年那可都是土豪财主的象征。
张伟走到一栋被水泥围墙包围的独院,封闭的大门做成了小牌楼的样式,门把手是典型的铺首衔环,铺首的形象是龙九子椒图,意为:驱邪避煞、出入平安。
张伟拿起门环,轻轻敲了敲。
“来嘞来嘞!”
门内,一个妇人带着东方市本地口音回了声,随后打开门。
“嫩找啥宁?(你找谁?)”
“哦,我找白海波先生?”
妇人看了张伟一眼,上下打量,“嫩是做啥子个?(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崔振兴的律师,来见受害人白老板。”张伟自然是坦白。
“哦,那个骗子是吧,老板不会见你的!”妇人说着,就要关门。
但张伟眼疾手快,一直叫踩住门边,不让对方关门。
“嫩要做啥子!?(你要干嘛)”
“白老板为什么不见客?
见张伟不退,妇人急道:“老板身体不好,不见任何人,你再不走我要报案了!”
“行吧!”
这妇人看着不像是白海波的老婆或者媳妇,倒像是管家婆,可既然对方不让见,张伟也没有办法。
他松开脚,门就被“砰”得一声关上。
张伟无奈,只能抬头看了一眼高耸的水泥墙,独自离开。
可就在张伟走后,那妇人却打开一道门缝,小心翼翼探出脑袋,左右张望一眼后急匆匆跑回内院,向一位躺在竹椅上闭目小憩的老人汇报。
“老板,那个小伙子走了,他说自己是诈骗犯的律师,要见你……”
“哦,我听说了这个事,知道了!”
妇人下去后,闭目的老人却陡然睁眼,眼中泛起凶光。
“希望你个小年轻别妨碍我,否则敢妨碍老子退休计划的,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