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稳操胜券,愚昧百姓,官员灰心(2 / 2)
“那些士绅老爷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好人,难道你忘了,当初你可是被士绅老爷家的护院狠狠的打过一顿的,为了给你养伤,我们家的田亩都不得不低价卖了一部分给士绅老爷,我虽是妇人,但是谁对我们好,还是看得见的。”妇人继续道,说起以前被士绅欺压的遭遇就是一把辛酸泪。
“还有完没完,士绅老爷们不是说过了么,今后士绅老爷家的学堂也会对我们开放,我们家的孩子今后也能去士绅老爷家的学堂读书了,而且士绅老爷家的学堂先生的学识可远远要比官府学堂的那些先生渊博。”
“至于以前的那些事都是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总之与官府那些官员相比,士绅老爷们还算是不错的了。”
“你只记得我们被士绅老爷们欺压,怎么就不记得士绅老爷们之前对我们的庇护呢。”
“当初县城官府的官吏来到我们村子要征收什么辽饷税,一开口就要我们每户人家每年交上五百文,还不是因为士绅老爷们出面周旋,最终将什么辽饷税降低到了每年交一百文,这可是大大的恩惠啊!”
当家男人有些不耐烦了。
妇人听到这件事也不好再说什么了,毕竟这些都是以前真真实实发生过的。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万一要是士绅老爷们被官府收拾掉了,今后每年要交五百文的辽饷怎么办,那可是一大笔钱啊,而且各种苛捐杂税可不仅仅只有辽饷这一项的,想想都害怕。
在这个村子上面的乡级官府,此时一片愁云惨淡。
十来个乡级官府的官员们一个个唉声叹气的,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唉,这都距离朝廷要求的开学日期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们的乡学学堂中也没有一个学子,之前给学堂招募的先生们每日无所事事,连之前给学堂准备的粮食和笔墨纸砚都有些发霉了。”一名官员叹气道,一脸的心痛。
多好的条件啊,免费住宿,免费吃饭,免费上学,这可是当初他求学之时想都不敢想的待遇。
为了读书,当初他可是将家中的田产都卖了大半,最终也只是考上了一个秀才而已,到了而立之年,参加了数次科举,都不能再进一步。
最终落得给人当账房先生的境况,被人称一句穷酸秀才。
要是当初自己求学之时也有这种条件,何至于家中的基业几乎被自己差不多败光了。
这些村民简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暴殄天物啊!
“这算什么,现在这些村民防我们就像防狼一样,简直就是一群白眼狼,以前亏我们对他们这么好,花费了这么大的代价来收拢他们的民心,现在倒好全都打水漂了。”
“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还不辞辛苦的去到各个村子,苦口婆心的解释,给他们找来商贾收购他们卖不出去的山货,全都白费力气。”
“眼看再过一个多月就到年底了,我们一事无成,年终考核基本上是没希望了。”
另一名官员愤懑的说道,都是一把辛酸泪。
“都怪那些可恶的士绅,朝廷推行的明明都是利国利民的善政,却被他们污蔑抹黑,就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那些村民也是愚蠢,这种谣言也会相信。”
“这也怪不得村民们,以前朝廷的官吏都是什么样的,大家又不是不清楚,而且正是由于村民没得不到教化,容易被蛊惑,朝廷才会花大代价来建立乡学,教化村民们。”
“只是,可惜现在朝廷的这一番好意得不到村民们的相信,我们都没机会去教化村民们了。”
“不知道朝廷面对这种情况会如何应对啊,这种现象可不仅仅只是发生在我们这一个乡,我收到许多朋友的书信,他们所在的乡也是与我们这里如出一辙,可见这次士绅们的动作很大,怪不得朝廷想要断了士绅的根,这些士绅也实在是太可恶了。”
官员们的讨论逐渐热烈起来,但是最终又与之前很多次一样,发泄过后气氛又回道了沉默中。
对于眼前的困局,他们已经想不到任何办法来解决了。
甚至一部分乡级官员心灰意冷之下打包收拾自己的物品,已经做好准备离开了,这个官眼看就做不下去了。
朝廷若是无法解决这个困局,就只能与士绅妥协,一旦如此,那么这个所谓的乡级官府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和空间了,他们的官位也就保不住了。
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大白天的,看你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窝在官府中,都无事可做吗?”突然,一道呵斥声响起,一名官员走进了这个县级官府内。
“李大人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我们也不想啊,但实在是无事可做,下到村子里,百姓们不躲着我们走,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什么事也办不成啊!”乡长刘庆元无奈的回道。
来人是县城官员,是一名县城的主簿。
“知难而上才是身为一名朝廷官员应有的品质,这些困难我都知道,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什么也不做,这些日子我也天天下乡,去各个村子争取与百姓们交谈,也没有因此而落下了给村民们谋福利的努力。”
“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总会融化百姓们心中的抵触和不信任,日久见人心啊!”
“现在朝廷不一样了,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做事,努力报效朝廷,有的是升官的机会,在一年之前,我还只是一名最底层的衙役,但是当今陛下给了我们机会,短短一年时间,我就凭借自己的努力,一路破格提拔,成为了一名主簿,你们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李主簿遵遵教诲道。
“是,下官再也不敢了,这就前往村子里继续努力。”
“对了,不知李大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刘庆元虚心的接受了教训,李主簿的话将他冷却的心温暖了几分。
如今可是一个以政绩论英雄的时代,当今陛下雄才伟略,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再拘泥于什么出身和功名,只要做出了成绩就能升官。
想想眼前的李主簿,竟然能够凭借区区一名无关紧要的衙役,就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升到主簿的位置上,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啊!
如今的大明正值大变革的时代,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自己或许就是下一个主簿,下一个县令了。
其他几名乡级官府官员们也热切了几分。
“还记得你们上任之初,本官就告诫过你们,当今陛下乃是天人下凡,能人所不能,我们要坚信陛下能够解决一切难题,这个天下间没有任何事能够难住陛下的。”
“正是因为坚信陛下,我才能够有今日啊!”李主簿答非所问道。
但是这些乡级官员们似乎从中听懂了什么,纷纷面色激动起来。
“李大人,莫非是朝廷终于有新的政令下来了?陛下想出了解决我们目前困境的办法了?”乡长刘庆元期待的问道。
“那是自然,本官一直都相信陛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不,朝廷的政令就下来了。你们自己看吧,看完后就赶紧行动起来,你们乡可是本官第一个来传达朝廷新政令的,不要让陛下失望了!”李主簿面色严肃的说道,同时也从袖子中抽出一份文本递给刘庆元。
刘庆元激动的接过文本,招呼其他几名同僚一起看。
片刻之后,刘庆元等一干乡级官员们就兴奋起来了,那颗冷却的心又熊熊燃烧起来,浑身上下充满了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