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六章 废徭役,免辽饷,永不加税(2 / 2)
看来这段时间以来自己不辞辛劳的经常与大臣们商议,给大臣们灌输的一些新的思想确确实实有效果了。
朱由检对此感到很欣慰。
徭役这个东西,朱由检其实早就有想法要废除了,但是考虑到此前建奴还没有迁移离开,可能还会发生的一场大战,朱由检没有冒然做出这个决定。
若是到时候发动一场不亚于灭国的大战,必然需大量的民夫来协助军队运输粮食等物资。
若是取消徭役,短时间内必然会导致官府在组织民夫方面的混乱,对于战事非常的不利。
但是现在建奴已经踏上了迁移的行程,短时间内大明是不太可能面临着大战的发生了。
此时废除徭役正当其时,况且还能为解决眼下的棘手问题提供一些助力,再好不过了。
徭役和苛捐杂税向来都是压在百姓们头上的两座大山。
“看来毕爱卿与郑爱卿对于钱的认识已经有很深的体会了,没有辜负朕的一片苦心。”
“眼下我大明的弊政还有很多,不妨这一次就大方一些,给予百姓们切实的跟多的实惠,让这次问题的解决更加顺利一些。”
朱由检再次对毕自严和郑崇俭表示了赞赏,让群臣们很是眼热。
同时对于皇帝陛下提出的要给出百姓们更多的好处,群臣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陛下出手必然不可能比臣子还要小气的。
但是废除徭役就已经是一个对于百姓们来说天大的好处了,陛下这是还要以什么方式给予百姓们还出呢。
“眼下建奴已然开始了迁移,辽东的威胁也就解除了,朕以为辽饷也就没有继续收取的必要了。”朱由检说道。
这是应有之意,群臣没有感到太奇怪,建奴都走了,收取辽饷的理由也就不存在了。
况且现在大明税收暴增,而且若是接下来计划顺利推进,大明的税收还会迎来一次大增长,区区每年五百万两银子的辽饷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光是给百姓们免除辽饷这一项税收就不比免除徭役所能给百姓们带来的实惠少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朝廷规定的辽饷只有五百二十万两银子,但是大明全国百姓们真正交出去的税却要比这个数字多得多。
“此外,朕还决定,我大明将田税固定下来,暂时定为十税一,且在今后永不加税,只会减少。”
“此外,朝廷对于种地百姓们将只会收取每年土地产出的十分之一作为税收,且是种地的百姓需要向朝廷缴纳的唯一税收,朝廷不会再以任何名义和借口向百姓们收取各种苛捐杂税。”
“若是今后有官吏或者朝廷违背了这一条,百姓们可以无条件的将这些人打出去,这一条加入祖制中,这是朕给予百姓们的承诺,百姓们因为加税而造反无罪!”朱由检继续道。
对于这两点,群臣们就有些不同意见了。
虽然陛下的固定田税以及不加税,对于百姓们来说确确实实看不到啥实惠,但是这个口号却很响亮。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有些隐患的,若是将来朝廷税收减少了,或者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急需增加大量用钱的时候,若是不向百姓们加税,那朝廷的钱从何来?
对于皇帝陛下这种好大喜功的主意,群臣们显然是不理解的。
因为他们不知道,将来随着商业和工业的持续发展繁荣,土地所贡献的田税在总体税收中所占据的比例只会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