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灯火盛会(2)(1 / 2)
第119章 灯火盛会(2)
道克森灯饰在伊斯坦布尔设立了一处二级分销中心,希望以土耳其的地理优势,拓展黑海东岸、波罗的海西岸等东欧国家的灯饰生意,并向南把市场开辟到中亚、西亚。
然而四五年过去了,生意仍不见起色,西欧灯饰高昂的成本是根本原因,东欧国家的消费水平又普遍不及西欧,盘活这片市场是巴拉克一行人提前来到南镇的着力之处。
当全球贸易越发紧密,是中国的灯要闯出国门,也是国外经销商的生意新门路。此时来中国市场寻求供货商,对道克森来说可谓占了天时地利。
不仅从灯博会上看到南镇扎实的产品源,交通上也不必走孟加拉湾、阿拉伯湾、红海的漫长海路,而是可以取道第二亚欧大陆桥,陆铁联运从中国的陆港直接开赴分销中心。
雷石的玻璃材质灯饰成为道克森的首选,在他们看来这是性价比最高的品类。玻璃灯在灯饰产品中造价较低,而雷石在此领域无疑是南镇的大成之家。
话说在九十年代之前,曾有一段苏清石深入耕耘玻璃灯饰的时光,从喷砂枪到喷砂机再到玻璃压机,那是最早尝试脱离手工雕刻的时代,那段光阴给雷石打下最好的底子,说玻璃灯饰是雷石多年的基本盘一点也不为过。
从前雷石的这类灯是以铃兰、茶园、屏风等作为系列,而今则以工艺来命名,形成磨砂玻璃、喷砂玻璃、彩色压制玻璃、玻璃挂片四大系列,细数壁灯吊灯等单体产品,总计已超过百种。
巴拉克的团队在商议之后,最终向雷石下了一百五十万美元的订单,涵盖了雷石所有的玻璃品类,这批货大有试水的味道,从中排出一个畅销榜才最关键。
此刻,雷石有了第一笔国际订单。
长灯驰万里,自我渠道是题中之义,回望过去这一点至关重要,一如滨城与雷石、深州与雷石,那种初始结成的牢靠最能历风雨。生意谈到最后都是意志,所谓立于不败之地在于人所能把持到的高点,真正的局面在于一个点的波及,而从来不是把住没有话语权的线。
灯博会第三天,一辆豪车从中江向南镇驶来,宽大的后排空间坐着两位男子。
其中一人三十多岁,个头不高、肤色略黑,但那一身打扮,放到哪里都格外耀眼。
他的衣衫是金丝银线缀珠花,戴着金框的漆黑眼镜,身上的饰品多到数不过来,有硕大的翡翠戒指、串出三圈的木质手环,脖子上是又沉又贵的大金链子,左耳还有一颗红宝石的耳钉,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不遮不掩的金主气质。
对比之下,坐在他旁边的人就格外利索了,最显眼的也就是撇得高直的“鸡冠头”。
副驾驶上坐着翻译,原来这位金气暴绽的人是一个泰国人,名叫颂赞·同帕拉,此人与广福珠宝渊源极深,祖辈父辈到他们这一辈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同帕拉的公司是广福珠宝最大的境外原料地,反过来广福珠宝采购的东南亚翡翠玉石,同帕拉也是最大的受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