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光源工厂(1 / 2)
第98章 光源工厂
水晶之狮的模块式操作,让刚来雷石的彭万泉便看到了惊喜,有此技术可以实现更丰富的水晶单体,这对装饰行业来说是最大的利器。
至于操作层面,对这位老教授来说还谈不上攻克二字,这一辈人的博学笃识,像浮躁年代的一面镜子,他们是接触新技术、学习新技术的端口,吸收消化、立着论述授与学生弟子。
雷石想搞好水晶灯,他向苏清石建议应当成立一个系统的水晶灯部门,涉及到原始水晶的制作、依托流水线的单体加工,并且掌握水晶光色等基础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领域做起来,这无疑需要一个规模不小的技术班底。
苏清石早就意识到水晶灯与其他灯饰的大差别,难的从来不是部门,而是去哪找人组建这个部门。彭万泉承诺会为他引荐一些技术人才,包括可以操作水晶之狮的人选,至于苏清石能不能把人撬来便不是他的事了。
此来济王滩,不得不说景象着实超出彭万泉的预料,这里的规模说成是村里的产业园毫不为过,也看得出苏清石有着极大的野心。
除了到处的工艺流水,彭万泉发现这里原来已有一套光源设备,说起来这还是雷石为了争菊花会而引入的霓虹灯管流水线,只是自那之后便很冷落了。
走在车间里,彭万泉的神色有些发沉。
“看上去,苏老板已经把这里遗忘了。”
“彭教授,光源领域的事雷石实在搞不定,我们起码需要一个佛照那样的技术组才能把这里干起来。”
彭万泉一时沉默,一个光源设备厂,并不只是整日闷头做灯那么简单,很多大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中心,从形态能耗各方面做文章,还要紧跟潮流大势,这个领域的精进不比灯饰本身轻松多少。
在灯饰圈,这些光源对企业来说是很容易获取的,他们可以定制性发出订单,或者直接批发相应的型号。业界也基本有这样的共识,就好比一家餐饮店,做出美味佳肴才是要义,难不成还要开一个瓷器厂,花无数的心血做起盘子大碗?
想到这些,彭万泉也就更加不再多说什么了,雷石毕竟不是大东铝材那样有着可供调度的平行资金流、各行业通达的人脉关系,做不得“一父多子”的产业格局。
这也就意味着,他在这里并无用武之地,雷石并没有走到需要他参与的那一步。
不久之后,二人走出厂外,看上去彭万泉已有去意。
然而苏清石却引着他来到一片空地,这里生着稀疏的芦苇,蛮生的荒草贴在地面,像秋后无人拾掇的秸秆地,有一种说不出的荒芜。
红烈的斜阳映着苏清石的面庞,“如果彭教授愿助雷石一臂之力,我将在这里辟出一亩地,建一座属于雷石的光源工厂。”
彭万泉刚要开口,苏清石又道:“不需太久时间,用不了入冬,这里的所有硬件都将引进。”
苏清石沉沉的语气透着莫大的决心,很多人的共识不代表一定正确,灯饰企业做光源,乍一听像极了“受累不讨好”。
但此行一路所识的前辈们,无不向苏清石透出一个信息——灯饰是照明工业的下游。
灯饰是经过加工演绎的照明,纵然百转千回,光源是唯一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