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贾元春入凤藻宫(2 / 2)
殿上的佟皇后听闻,暗暗心惊,整理了凤裳连忙往外面迎去,才走到一半隆泰帝已经走入殿门了。
佟皇后便停住了脚,俯身跪拜行礼,“见过陛下。”
而始终在地上跪着的元春,也只是换了一个跪拜的方向罢了,此时正跪在佟皇后身后。
“起来吧,不必多礼。”
隆泰帝继续往前走着,到软塌旁坐下了。
佟皇后见隆泰帝今日心情大好,心中的紧张情绪便也缓解了几分。
“陛下可有段时日没来过这乾宁宫了。”
言语中带着些娇嗔,佟皇后却也是一贯如此,作为再立皇后年龄比隆泰帝要小上许多,虽然是三十岁有余,但此时面容依然娇艳。
隆泰帝笑道:“近来政务缠身,便少来这边坐坐了。”
殿上还有一宫女未起身,隆泰帝问道:“这是?”
佟皇后忙解释道:“她是我宫中的女使,办事不利方才想着降些惩罚,陛下来了便就不让她碍着眼了。”
佟皇后转向贾元春道:“你先下去吧,往后尽心做事。”
元春弱弱应了声“是”,便要退出大殿。
见元春起身,隆泰帝觉着有些眼熟,“慢着,你是?”
听出隆泰帝要问她的身世,元春顿住脚步,见礼后道:“奴婢是荣国府二房嫡女贾元春。”
原来是贾家人,隆泰帝想起寄信来的贾蓉,心中暗道:“如今也赏不到你,便就降些赏与贾家吧。”
转向佟皇后,隆泰帝问道:“凤藻宫是不是还缺着尚书。”
凤藻宫还没有妃嫔啊,这尚书一职岂不是要纳元春为妃了,佟皇后心感无力,答道:“是还空缺着,陛下可看中她升为嫔妃?”
隆泰帝确实还没有此意,一来他身上有疾,没有此类的兴致,二来,不必给元春位份来拉拢贾家,贾家有贾蓉这个能办事的就行了,其他人尽是酒囊饭袋罢了。
“这倒是不必,贾家好歹也是一门双国公,怎好让这嫡女一直做个女史,这岂不是显得朕刻薄寡恩。”
听隆泰帝没有要立元春为妃嫔的意思,佟皇后心中稍稍放松。
“陛下所言极是。”看向堂下元春,佟皇后不知她为何这般好命,“往后便不用在乾宁宫当差了,今日去凤藻宫吧。”
凤藻宫没妃子,尚书那便是最大的官职了,平日里也不用受谁的气,对如今的元春来讲当真是一件好差事。
但突然被加封,元春心中没有半点准备,也不知道是因为何故。若真是如隆泰帝说的,那她早也不必吃这么多的苦,此事定不是没来由的,只是她还不知。
“谢陛下厚爱,谢皇后恩典。”
贾元春再次低头施礼。
隆泰帝开口道:“宁国府贾蓉甚得朕心,往时是朕心中存了偏见,以为这四王八公子弟,这不过是活在祖辈余荫下的纨绔膏粱,但还是有如贾蓉这般才华横溢的后辈,往后也该多给这些年轻人些机会了。”
听到这佟皇后的手微微颤抖,四王八公中西平郡王的妹妹在宫中当着贵妃,还有一子。若是隆泰帝中意四王八公,那她……
元春闻言亦是一脸茫然,她只在入宫前见过贾蓉寥寥几面,可那时候怎么看他都是斗鸡走马,不学无术之辈,与荣国府上的宝玉,甚至贾琏都差得远了,可如今进了陛下的眼。
除了后来贾蓉的调料以外,元春对贾蓉一无所知,心中暗暗想着,“一会儿还是往家中去封信询问一番才好。”
……
荣国府,荣庆堂,
今日阳光正好,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李纨,王熙凤都在堂上伴着贾母说些闲话。
“不知江南如何了,怎得如今还没信递回来。”贾母有些担心远行的黛玉,怕她消瘦的身子,又赶上大悲之事,患上重疾。
王熙凤出言安慰道:“老祖宗不必多担心,姑父是吉人自有天相,林妹妹定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嘴上虽是这般说着,王熙凤心中也泛着嘀咕,“贾琏他不寄信回来也就算了,怎得挑选出来陪着他下江南的小厮也不传信,还不如那下流坯子。”
一想到贾蓉王熙凤的心绪又乱了,贾蓉真是脸都不要了,也好意思说出纳她回府住下的话来。
贾母听着王熙凤无力的安慰,还是摇了摇头,心中有些悲痛。
她最疼爱的嫡女贾敏这一家,皆是命途不顺。先有女婿林如海的幼子夭折,再是贾敏因此事心中悲绪难疏,撒手人寰。如今连林如海也不行了,往后这林府就剩下黛玉一个,身子还不大好。
就在场上沉默之时,外面有嬷嬷往堂上递信。
“老太太,宫里来信了。”
宫里?听到这个词,众女皆是精神一震。
“快,快拿上来。”
贾母只期望宫里的元春有喜讯,冲一冲近来的晦气。
老嬷嬷将信递于走下来的鸳鸯,鸳鸯拆开信封后再递于贾母。
堂上众女呼吸愈发急促,都在往堂上望着。
不多时,堂上贾母就叫出好字来,“好,好啊,元春她升任了。”
“诶呦,还是老祖宗调教的好,大丫头也是个有福气的。”王熙凤又出来捧场。
贾母抖动着苍老的手,“正是,正是啊,凤藻宫尚书,离妃嫔之位不远了。”
“听老祖宗的意思,贾家还有机会做皇亲国戚?老爷难道要做国丈了?”
王熙凤的话入邢夫人的耳中是不大中听。她既是羡慕二房,又有对王熙凤的不满。贾琏可是大房的长子,王熙凤也是大房的儿媳,怎得处处想着二房。
瞧她那个喜庆劲,还以为是大老爷要成了国丈呢。
堂上高坐的贾母却是没回应什么,眉头逐渐皱紧了。
“老太太还有事?”场上人都是懂察言观色的,此时又变得紧张了。
“元春还说,陛下在她面前夸了贾蓉几句,她升任或许和此事有关,问贾蓉最近做什么事,入了陛下的眼。”
听贾母的话,众人面面相觑,皆是答不上来。
王熙凤心中又混乱起来,“怎么哪都有这个小孽障的事?”
“小姐,扬州府来信了,是林姑爷写的。”来人是赖嬷嬷,唯一一个在贾府能唤贾母为小姐的婆子。
贾母眼神一亮,“今个是什么良辰吉日,好事凑到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