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宛城之下(2 / 2)
“大将军令,整军出发!目标,宛城!”
随着曹昂的大喊,数千人的铁骑开始动了起来。
眼看自己的劝告没有任何的作用,林君书也不再说话,骑着何马,跟随在曹操的身旁,向着宛城进发。
为了行军速度,曹操并未携带步兵,仅领着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向着宛城疾驰而去。
一路行往,曹操数次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哪怕他身后的铁骑都是他亲自带出的青州军的精锐,也受不了这高强度的行军,一时间叫苦连连。
就连他身边的曹昂与曹安民也是疲惫不已,咬牙硬撑。曹操却丝毫没有放低速度的打算。
林君书从曹操反常的举动中看出了些端倪。此行不过只是去受降,又非奔袭作战,完全不需要如此赶路,曹操的急切之中却透露着一丝渴望。
“宛城有什么东西是曹操急迫需要的?他的举动看上去并不像单纯地收复失地而去,可小小的宛城,除了它本身的城池土地外,还能有什么东西能让被邪神污染的曹操这般急切?”
带着疑惑,林君书跟随着曹操的兵马,仅花了七天的时间,便从许都一路疾驰,奔到了宛城。
曹操拒绝了夏侯惇先安营暂歇的提议,领着这一路疲军直直地冲到了宛城城下。
幸好早已得知曹操将至的张绣,在守城将领通传见到了曹军身影之时,便早早地打开了城门,亲自来到了城前相迎。
“哈哈哈哈,君书你可曾看见,那城下所立之人,便是那开城相投的宛城之主,张绣。君书你观他,可有反意?”曹操得意地扬起马鞭,指向守在城门口的张绣。
“曹公亲临,自然威慑八方。”林君书只得献上一句敷衍的马屁。
曹操身边的亲侄子曹安民就显得要比他真实的多了,曹安民的年岁看上去还要比曹昂更加年轻一些,对于曹操威势更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叔父!这一城之主都折于您的威门,自开城门躬身相迎,以名尽可收其地,大丈夫当如是啊!”
“哈哈哈哈,安民啊,你也是我曹家的血脉,今日我之风光,亦是明日你之景象,切记不得懈怠……”
张绣还在城门口眼巴巴地等着,曹操这俩叔侄却在这里聊得是满心欢喜。
眼看二人越聊越欢,渐渐有了收不住的趋向,林君书赶紧提醒道:“曹公,张绣还在城下等着呢……”
“让他等怎么了?孤亲临宛城,他等孤一时有何妨?君书,你去告诉张绣,让他过来为孤牵马入城!”兴许是张绣那低眉顺眼的姿态表现得实在太贱,聊到兴头的曹操愈发的肆意起来。
“这……不太好吧?他好歹也是一城之主……”
“一城之主?谁封的?刘表那种无能匹夫也敢代行天子之权?”
曹操向着城门望去,黑雾鼓动,洪亮的声音响起:“张绣,还不快近前相迎,孤,许你为孤牵马入城!”
立于城下的张绣顿时一愣,“贾诩不是说,袁绍势大,曹操势小,投曹更能获得重视吗?我都亲自来到城门相迎了,还……还要我牵马?就这么个看重的方式?”
“张绣,孤讲话,你听不见吗!”
曹操的厉喝再次传来,张绣的脸上一阵红来一阵白,在身后一众官员将领的注视之下,屈辱地迈开了步子……
林君书向着人群看去,一眼便找到了站在边缘毫无存在感,略带兴奋地看着眼前这一幕的贾诩。
贾诩感受到林君书的目光,回望而来,悄悄地比出了个“厉害”的手势,似乎是没有料到,林君书能将他所交待的挑拨曹操情绪的任务做得如此出色。
林君书一脸的无语。
“你那是什么表情?我还什么都没做啊!我是真心在劝他的啊!”
感谢“书友”大佬、“夜涌”大佬的月票支持!
谢谢兄弟的追订和推荐票!
正剧开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