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部争论(2 / 2)
“大汗既然知晓,便不应该强令疲惫不堪的骑兵正面与唐军作战,至少也要让大家多休整旬月,不当现在出兵。”
吉利可汗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按阿古难之意,是说咱们随便休息,让大唐的军队还有吐谷浑的军队先定在那里不要动弹,等着我们休养好了再打?”
其他站在吉利可汗一边的部族大人都哄笑起来。
阿古难老脸一红,听着吉利的话,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建议中颇有不妥之处。
“依我之意,与吐谷浑的大军会合确实重要,可是北疆之战,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大军,依然我们突厥人!”
“试问,假如我们与唐军决战到了关键之处,牵扯到数以万计族人的生死,最紧张最急于支援的不还是咱自己的族人嘛。”
“假如因为恢复我们自己的实力与吐谷浑的大军会合有所矛盾,那就应该以我们的部族为主!”
这番话一说出来,其他人更加震惊,也更另确认,阿古难所说的就是些“疯话”。
吐谷浑十万之众,而且都是他们部族最精锐的战士啊!
其作战能力绝对不弱于突厥自己的十万精兵。
那可是与现在突厥能直接掏出来的“精兵”相差不多,是真正能在野战之中与唐军对抗,甚至能击震大唐步军的战力。
难道他们连实力翻倍的机会都没有?
就算是按阿古难的意思,让部众得到了休息的时机,难道靠着旬月时间就能让十万“疲兵”恢复成“精兵”?
就算换成个傻子做决定,也肯定优先与吐谷浑主力大军会合。
只有突利等少数部族族长才隐隐觉得阿古难的话未必是错的。
当突厥与唐军战至最紧张激烈之处,吐谷浑真的能像自己人一般紧张,不惜一切代价地来援吗?
若是他们做不到,将来在北疆战场上与唐军作战,配合上会不会出现失误?
汉人有句话说得很实在。
兵贵精而不贵多。
说白了,大唐能在草原上与他们周旋的军队,不过是那点儿精锐的骑兵,可是突厥人就算是损失严重,在骑兵的数量上,也肯定远胜过大唐啊。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吐谷浑的骑兵固然重要,却未必就是不可或缺的。
突利自己都被这个念头吓坏了,惊疑地看着阿古难,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他给洗脑了,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念头。
吉利可汗眼珠子微转,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竟主动伸手打断了众人的哄笑。
“大家莫要笑阿古难,他的部族之前没有与唐军交手过,自然没有受到损失。我等的麾下只剩下老弱残兵,自然需要外援,可是人家阿古难的部族不需要啊。”
阿古难一听,直接气得瞪大了眼睛。
“吉利!你这是什么意思?”
不用他责问,那些想明白的部簇瞬间换上了不屑和隐隐敌视的表情。
人心便是如此。
即使他们同为突厥人,而且现在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按理说“友军”的实力越强大,保存着更多的骑兵,更有利于与“外敌”作战。
可是,他们在前几次与大唐的交战中,每个部族都有严重损伤,有些部族甚至已经伤到元气,面临着被更强大部族吞灭的风险。
在这种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人家的部族还保留着元气,人家的族人没怎么“死过”。
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啊。
在其他部族都受到极大损失的情况下,你们部族完好无损,那就在心理上被其他势力排斥!阿古难本来就处于下风,现在更加不可能争取人心,团结大家共同反对吉利可汗了。
吉利在用兵之道上,或许不算什么名将之列,可是在算计人心方面,确实少有人能及。
吉利可汗轻松就利用大家的心理,让阿古难哑口无言。
可是,这还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既然阿古难自己送上门儿来,他当然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大幅加强自己手中的权势,也给那些敢于反抗自己的部族族长们一个教训!
“阿古难族长,你的提醒自然是对的,但是突厥现在的情况也明摆着,我们必须要把大唐挡在草原之外,如此才能让咱们的牛马和孩子们休养生息。”
“对于我王庭大军缺少精锐骑兵的事情,你看有什么办法解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