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名震京都(2 / 2)
天涯相思遍。
搁下笔,一旁的执笔书童忙抄出数份,传给前来观看诗会的众人。
不多时,席中已经传来叫好称赞声。
韩老太师脸色平静,看不出情绪。
“顾兄,该你了。”朱嵘章似是胜券在握,再也不掩饰他眼底的恶意。
“朱嵘章,”顾君闻淡定地铺开纸,看了朱嵘章一眼,“我有点改主意了。不如我赢了你们两人一起去门口喊如何?”
“你!”
顾君闻不再搭理他,提笔而书,一气呵成。
众人伸长了脖子,等着看这顾少将军能写出怎样的大作。
字体龙飞凤舞,三首诗一气呵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对不起了,王昌龄,王翰两位大诗人,借您们的诗用一用。”顾君闻低声告罪,搁下笔。
一连三首,连韩老太师都忍不住想站起身,看看这位闹得京都沸沸扬扬的顾少将军能做出什么诗。
有先拿到的士人大声朗诵,众人听着细细品鉴。
“有诗无舞岂不扫兴?我来!”忽然听一道飒爽的声音响起,一位姑娘抽出腰间宝剑,随着诗句而舞。
“沈安安?”顾君闻已经叫出了她的名字,“你怎么来了?”
沈安安身影随剑翻飞,里外花外腕花、背剑、上步撩剑、叉步斩剑、退步虚步刺剑…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应是如此景色。
多年之后,京都士子仍难忘那场盛会。
随着沈安安剑舞起,战场杀伐气扑面而来,已有不少热血男儿激动的满脸通红。
恰三首诗毕,舞步停。
满堂寂静,鸦鹊无声。
“诸位。”顾君闻向周围抱拳示意,她清清嗓子,朗声道,
“沙场惨烈,十人九不回。不仅夜北军,当年侯家军几乎全军覆没,邢军侯祖上三代男儿皆血染域外战场,才换得南疆北域太平安乐。
有数万启胜男儿抛家弃子,千里奔波,最后甚至留不下一具全尸。我们如今能享盛世安乐、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对待亡者,且不说本就死者为大,如果连这些为守卫疆土而亡的将士都得不到尊重,九泉之下他们如何瞑目?
我一人纵不肖,与数万亡魂英灵何干!”
环顾四周,顾君闻对着韩老太师一鞠躬:“老太师,君闻生长于塞北,学不来京都锦瑟瑰丽之音,只能写出这有杀伐之音的诗句。如有冲撞,还请老太师见谅。”
“好!”韩老太师一拍桌子,由小童扶着站起身子,“老夫当年也是在沙场上摸爬滚打过的人,多年未见铁血之气,今日甚是荣幸。”
“近日京都风气慵懒,还多谢顾少将军令我等耳目一新了。”
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再看朱嵘章、邢盛安已经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邢公子,记得我们的约定。安安,我们走。”顾君闻最后看了一眼场上两人,转身离开。
万华楼发生的一切,立刻由探子飞快报入皇宫。
“他真是这样说的?”太极殿上,明德帝搁下奏折,看着蔡公公。
“是。”蔡公公作揖,“奴派人打听的清清楚楚,这就是顾少将军的原话。”
沉默很久,明德帝踱出殿外,看着北边的白云:“岁月安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顾夜北,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
“陛下,今日起风了,您不要在屋外站太久。”
蔡公公忙取来猩红色披风。
“当年,朕也曾和顾将军一起提刀跨马,驰骋在草原上。”明德帝笑笑,“你个老东西。罢了,回去吧。有些人也该敲打敲打了,让他们不要太过分。”
“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