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交换(1 / 2)
“你们来得比平常早,快吃完了,要陪老头子再吃点么?”老猫子扫了一眼,问道。
“不用,一碗白粥足矣。”铁炎拒绝道。
铁炎不像方流,不喜口腹之欲,为践行信念,可舍弃一切喜好。
“我才半饱,可以再来一碗肉片粥,老白的手艺又精进了。”
“肉汤里取出,切的肉片厚薄均匀,在浓粥里滚上一滚,入口软烂,粥又有肉味,怎么吃也不饱,您要点什么我帮您点?”方流回道。
“老白,下碗面条,多放点葱,再给他来一碗肉片粥。”老猫子朝围在灶台边忙活的老人,招呼道。
“嗯。”旁边忙着灶台下面火的老白闻言没回头,点头道。
头发灰白,气色红润,时常打理的短须,不似寻常这个年纪的老人,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
聪慧者从眼睛看出一位带有沧桑气质的老人,一个有着很多故事的江湖老人。
老人不知何时入了青竹帮,绰号为老猫子的性情温和,八面玲珑,待人周到,与人为善,如鱼得水。
如今管着城里一帮上上下下近千人的吃饭大事,成了帮里硕果仅存的几位老人之一。
入帮十多年,没立下什么可夸耀的功绩,因此他是帮内最没威望的一位老人。
对谁都和和气气,笑脸相迎,从不得罪人,哪怕是一个入帮仅月余的新人。
在众人记忆中,老人仅靠着在一旁默默做事,不出风头,活得久才上了位。
先帮主骆良去世后,失势青竹帮与黑虎堂打了十几次,争斗激烈,伤患遍地。
不管昔日多威猛的一条好汉子,受伤流血,疼呼衰嚎,与病秧子无区别。
老猫子靠着一手令人无话可说装聋作哑的手段,又老又瘦,也没人看得上他,
骆远俩兄弟支撑着面对青竹帮那段朝不保夕混乱的日子,即使在骆远两兄弟亲自提剑上场,老猫子躲在后头一点也没事。
帮里活下来的老人们纷纷说他好运,没想到不到半年,以前敢打敢拼的好汉子走的走,死的死。
帮里的老人少到显出老猫子来,骆远见他年纪大了,无依无靠,让他管着帮里众人吃饭,一份肥差,油水多,落在他头上。
新人看在他是老人份上让他三分,欺负老人,说出去不好听,也有他从不在新人面前倚老卖老的原因,
他时常救济落魄的帮众,换来好名声,在帮内地位稳若泰山。
“小隐于野,大隐于市,你才是高人。”
方流很难将眼前的老人与那位执意复仇的样子对得上,变得太多。
为了复仇,过去的大侠做到了这地步,故人难识。
老猫子是方流的亲切叫法,时光让一个死人重生,一次又一次,有九条命的猫才算名副其实。
方流有些看不透如今的他,对方经历太多,放下了生死,却对某些人放不下罢了。
“丁木上了位,怕是正在布置人手打算捅青竹帮一刀,城里又要乱起来了。”老猫子对桌旁两人说道。
“江湖人的本性何时变过,为了名和利,打打杀杀的没趣。”方流回道。
从桌上罐里用竹片挖起辣椒油,碗里粥滴上几滴辣油,
“唉,李家俩兄弟打下的黑虎堂,昔日的骆良,今日的李石,江湖催人老。”老猫子叹气道。
“李家的老人们冷眼看着丁木上位,嘴上不说,心底不会服气,大乱将至。”
“说到底李石的锅,他用的丁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老了,爱惜羽毛,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老话他忘了,怪谁。”方流幸灾乐祸道。
方流记得李石欠他一笔钱,明明上次人去了,可对方见黑虎堂的人多势众,认怂了,低头赔罪。
除了入了堂的,临时抽调上百的人借口没打起来,没发赏钱,小心眼的方流当然记住了。
“李石这次亲自前来,缓和与青竹帮的紧张关系,你也觉得是丁木背后下手。”
“李石为一劳永逸,维持李家在黑虎堂权势,对新人又拉拢又防备,乖乖当狗的,给根肉骨头。”
“丁木是个狠人,李石千方百计,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理由除他。”
老猫子继续道:“李家子侄中不成器,李立自负,嫉妒他人,李曲胆小无能。”
“李斩倒是马马虎虎,李石无子,带他在身边亲自调教,心却不狠,玩不过丁木,李石死在他面前,也是心灰意冷,心气不剩。”
“李才呢?”方流问道。
“他年纪小,虽年少聪慧,熟读诗书,但身子骨弱,习不了武,很少插手堂内事。”
“他对李石的死抱有怀疑,不认为是骆远下的手,对自家仆人说过最后当上堂主的人必与李石身死脱不开关系。”
方流咽下一片烫熟的肉水,道:“他怀疑是丁木干的?”
“丁木下手太快了,李立一行人一中伏,他手下那些人马上推他上位,没提前安排,如何能成,这么明显的破绽自然引起了李才这位聪明人的怀疑。”
“不出意外,黑虎堂必定要改姓了,丁木这一手玩得厉害,尽起内库钱财犒赏众人,财帛动人心,李家再无复起机会。”
“李才在干什么?”方流放下筷子,咽下最后一口肉香的粥,问道。
“李才私下联络李石的旧部,对他们说丁木一上位,要安抚人心,或不会动他们,可待他站稳了,必会提拔他的心腹手下上位。”
“新人上,老人走,自古以来的规矩,那些聪明一些的早就找好了路子,投了丁木,可总有一些慢了一步的。”
“剩下的老人们怎么办?心有不服,也不敢跟丁木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