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章 痛悔当日事(2 / 2)
张翠山咳嗽两声,还未说话,殷素素已冷冷道:“我是个肆意杀人、骗人的女魔头,不敢污了贵派宝地,这就告辞!”但她尽管如此说,身子却未稍动,只是盯着张翠山。
张翠山浑身一僵,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裘千仞不耐道:“要留就留,要走就走,婆婆妈妈作甚!”
殷素素眼珠转了两圈,道:“我想拜访张真人,不知张五侠允不允许?”
张翠山苦笑一声,道:“你……请随我来。”说着对殷梨亭道:“这位是殷素素姑娘,乃是天鹰教教主殷天正殷老前辈之女。”说罢调转马头,与殷梨亭并辔而行,引领裘千仞和殷素素上武当山。
路上殷梨亭悄声问道:“五哥,这位殷姑娘是你什么人?还挺泼辣哪!”一边说着话,一边冲他挤眉弄眼。
张翠山看得有气,直接拍了他头顶一下,令得他“哎呦”一声,随后喝道:“小孩子家,少管闲事!”
殷梨亭揉着脑袋,还欲翻腔,却被张翠山瞪来的目光吓住,不敢言语了。
几人来至解剑岩前,殷素素将腰间长剑解下,交给此处看守弟子。裘千仞腰悬屠龙刀,却依旧向前。殷梨亭眉头一皱,刚想说话,却被张翠山及时止住,跟他耳语了一阵。殷梨亭目露讶然之色,点了点头,便不再提解刀之事。
又行一段山路,过了武当派山门,前方便是一片建筑群,当先最显眼者,乃是一座古朴恢弘的大殿,殿上高悬“紫霄宫”三个大字。几人在殿前不远处依次下马,有弟子前来将马牵走安置。然后由殷梨亭和张翠山在前相引,裘千仞走于中间,殷素素在后相随,四人跨过殿门,进入紫霄宫内。
此时早有一位须发皆银的老道和几位中青年道士迎上前来。裘千仞一眼看到头前的老道,当即问道:“你就是张三丰?”
张三丰身后的四位道士分别是武当七侠之中的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和莫声谷。四人闻听裘千仞所言,心下甚为不快,认为其对张三丰肆意无礼。但前三者城府较深,面上并未表现出来,莫声谷年纪最轻,今年不过十六岁,却按捺不住,当即喝道:“狂徒无礼!”
裘千仞眉头一皱,便向莫声谷瞥去,却见张三丰身影一闪,正好挡在其身前,乐呵呵道:“老道正是张三丰。我这位小徒年轻无状,裘先生千万莫怪,由我这个师父代他赔礼了。”说着拱手一礼。
他如此做派,惊呆了殿内众人,如宋远桥辈,向来对张三丰敬若神明,实不知眼前这位黑衣人有何特别之处,竟令得张三丰折节下交。
裘千仞道:“既然你这般说了,我也不好跟年轻人一般见识。不过你作为师父,还是要好好教导于他,免得他日后在外面得罪了不该得罪之人,死于非命!”
莫声谷闻言大怒,刚欲说话,却被身旁张松溪拉住,小声喝道:“噤声!且听师父的!”
张翠山眼见场面骤然僵住,忙上前为双方介绍一番,又着重向张三丰介绍裘千仞在王盘山岛时救助自己的经过,这才将现场气氛缓和下来。
张三丰恍然道:“原来裘先生乃是翠山的救命恩人,那便是我武当一脉的恩人,请上座奉茶。”说着伸手相引,为裘千仞和殷素素两位客人指座。
裘千仞也未客气,安然坐于殿内左侧客座之首。殷素素则坐在右侧客座之首。剩下武当派六位弟子,分别按照师门次序,自发入座。
张三丰据于主位,面向殷素素笑道:“老道早闻殷天正殷兄声名,那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可惜往日吝惜一面。如今教老道先见到他的令媛,倒也算得有缘。等你下山回返,可代我向令尊问好。”
殷素素忙起身笑道:“张真人言重了。家父往日间最服膺张真人,若得知你向他问好,肯定会很高兴。”
张三丰哈哈一笑,道:“殷姑娘很会说话。”他略与殷素素谈说两句,示意其坐下,视线又转向一旁的裘千仞,问道:“裘先生一身本事,远胜于老道,恕我孤陋寡闻,竟从未听过先生的名号。”
裘千仞道:“张真人客气了,在下不过是个无名小卒。来到此间就是为拜访张真人,谈武论道。”
张三丰点头道:“原来如此。”又叹息一声,道:“若是换了往日任何时候,我对裘先生前来寻我论道,都是欢迎之至。可是如今……”
裘千仞道:“可是为了令徒俞岱岩?”
张三丰讶然道:“正是。看来翠山将此事告诉了你。”说罢露出苦笑,道:“哎,可惜了岱岩这孩子!”
他却未注意到,殷素素听闻此言低下头去,张翠山则面现愧色,却又用饱含期望的目光瞧向裘千仞。
裘千仞当即笑道:“我倒有个法子,可以令俞三侠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