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大明:山沟地主,造反称帝 > 第九十八章 士绅投靠

第九十八章 士绅投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修仙世界的巫师  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者  大理寺女少卿  在提瓦特用崩坏能是不是有些问题  百家争鸣:从召唤神兽开始  异物俱现录  遮天:小囡囡  塔防:园丁弱?植物领主了解一下  满级真千金她飒爆豪门  乾坤九遁 

从八品小官,那就是没有进士了,难怪投贼如此干脆。

不过王浩并不在意,只要是读书人,那就全部收下。

他现在挺缺人的,因为正式扩张期。

王浩打算拿下除了龙泉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

让龙泉知县变成一个光杆司令。

而这些读书人,在用他们的同时,也需要考察和观政。

给他们分田时,也需要打散分到其他村镇,否则肯定成为内部隐患。

王浩对张家的投靠非常满意。

而有了张家做表率,附近大部分的地主,都主动把土地献出来。

当然,也有那不开眼的,打算抵抗。

那自然是杀了示威,家产商铺和产业全部充公。

留着用来赏给功臣和拍卖。

地主心里其实也打着算盘,从龙成功自然是极好的,今后招安也能接受。

若是被招安,分出去的土地,可以再通过各种手段抢回来。

反正,现在不能触怒反贼,否则族人都要被杀光。

这些士绅们非但不抵抗,反而主动投靠王浩,不仅任凭发落,而且还提供大量读书人。

实在太有意思了。

接下来只要正常进行丈田即可。

不去攻打县城。

只要县城、州城、府城不丢。

地方官会帮着王浩欺瞒中央,因为丢了县城他们的责任更大!

帮着隐瞒说不定还能混过这两年调往别处。

只要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实际控制整个吉安府之后,崇祯皇帝都还不晓得江西的具体情况呢。

至于官府征不了赋税?

直接上报有乱民流寇作乱便是,反正江西每年都那样,无非递解中央的税收变得更少。

可怜刘汝谔,一腔热血全白费。

他自认为王浩肯定会攻打县城。

但实际上王浩连县城都懒得去。

目前实力还太够,王浩的选择依然是苟着发育。

正常情况下的反贼,做到王浩这种程度,那绝壁要打县城了。

可惜刘汝谔遇到的是王浩。

他的经验和见识全白费。

一腔热血化为无用功。

努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县城什么的没必要现在去占。

他还有大一堆事要忙呢。

士卒的升迁和立功放赏,官员的调动,乡里分田闹出的矛盾,还有新来的读书人的培训。

因为这些读书人,王浩专门又成立了一个部门,训政司。

王浩认为,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没当过基层官兵的,就不知小兵小卒所思为何事。

没当过基层官吏的,就不知升斗百姓所求为何物。

大明的官,十年寒窗苦读,考上举人进士后一朝外放县令,那就一定会做官了?

除开那些好官不讲,绝大部分都是庸官和贪官昏官。

绝大多数知县,别说治理乡村,连县衙都理不清楚。

自己走马上任,还得聘个师爷来当幕僚,什么都要师爷来出主意。

知县自己中饱私囊,师爷搜刮地方,胥吏欺上瞒下。

虽然地方势力错综复杂,但县令主政一方,若是连一县之地的基本关系都捋不清楚,哪也没必要当这个县令了。

王浩决心设立训政司。

就是为了培训那些读书人。

今后若是做了皇帝,那个训政司会挂名在吏部之下。

主要用来培训各地方主官。

训政司寻常时节里没人,就是个空架子。

但只要今后有官员交接或者新任举人进士来做官。

就会启动。

知县交接要延期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新任知县需要观政现任知县的做法。

同时讯政司会在本县抽调一位村长,一位优秀士官或军官,一位本地知名的商贾进来。

这些人都没有俸禄。

但是如果被这个训政司给选中,会在各自的履历上添一笔。

不要小看这添一笔。

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

这些人唯一的用处就是给本县新任县官澄明本地的农事,兵事和商事。

三个月不够让一个读书人学会种地,练兵和经商。

但是足以让他了解本地基本生产运行逻辑。

如村长会告知本县的特产作物,以及本地的水利设施情况。

这些是瞒不住的,水利和作物是关乎村长自己的政绩。

只要给本县新任新官讲的好,他是能在履历上留一笔的。

这可就超出同行太多了。

士官和军官也是。

被选中后,他们要交代和澄清的本地的匪盗,军队建设等事情。

这些同样是无法隐瞒的情况。

被选中后,士官或军官也能在履历上添一笔,以后升迁肯定超过同辈。

商贾是唯一没有政绩的。

但本地最有声望的商贾被选中了,那他得到的好处不比前两位差。

训导司做的就是这些,快速让地方主官了解本地情况,避免上任后一谈糊涂。

以往知县要有作为,需要下大力气和本地豪强接触,还不一定有用。

王浩则是人为改变这一目的。

可能在执行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私心所造成的情况。

这就足够了。

有了信息,才能做事。

除非训导司选上了的全是庸碌之辈,说上来的情况全是自己主观臆想。

不过那也是百年后的事情了,王朝进入中后期,王浩也铁定入土了。

他想改变了也无能为力。

............

莫静然的书信,被家仆带着一路带到了南京城。

他的同窗好友,郭维经此时正在担任南京监察御史。

家仆找到郭维经的住所后,立刻登门投拜帖子。

郭维经得知是同乡好友来信,高兴的接待了家仆,打发他一串铜钱后,拆开信封观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

龙泉县居然出现了反贼,还差点攻破县城,而幸好有一位士子被裹挟进去,夺取了大权。

现在莫静然求自己帮忙为这个士子上一封奏折请求诏安他。

还在信封里提及了许多这位士子的好话。

郭维经觉得有道理,便写了一封奏章,递交了上去。

同时,他不知道的是,解学龙兵败的消息,也一并递交到了京师。

书中马上要进入冬季,要发展的剧情我想了想还有挺多呢。

首先是解学龙和李邦华要处理,该收的的收。

还有就是各地的发展,朝堂的反应,六修的诏安书,朝廷的诏安,一些日常,还有王浩可以也会结婚。

至于接不接受诏安这个我还没想好。

暂时不会有仗打了,解下要围绕诏安来写,反正主题是这个。

地盘的扩张和发展也要写,瑞金的张胜也要交代一下,还有逃跑的张有田……感觉要写的还有好多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书单推荐: 大明:汉家霸业 颠覆战国之魏国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 这就是咱大明的战神?太离谱了! 大唐虎贲 穿越红楼之我是薛霸王 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