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互联网大潮(1 / 2)
第166章 互联网大潮
赵方林和梅安蒂的日常收入,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不需要动用那些巨额分红。
分红就被投入到龙辉基金里。
1995年,龙辉基金除了极少部分,投在TVB、芳菲服饰、青鸟科技里保值升值,一多半被赵方林投到美股市场,购买了微软的股票。
微软作为互联网领域的龙头公司,在1975年成立,并在198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微软上市之后,股价一直在稳定增长。
赵方林从1990年,就开始投资微软。
当初,设在开曼群岛的版权公司,把《百万富翁》的授权费收入,全都投入到美股市场,主要用于投资微软和苹果的股票。
过去这几年,赵方林在微软股票上,投入的资金,超过了5000万美刀,经过连年增值,这部分投资,现在已经价值3亿多美刀了。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是从1995年,开始成为世界首富,他在1995年的个人财富,达到了129亿美刀。
比尔盖茨的身家,主要是从微软股价上获得。
港岛十大富豪排名首位的李家老爷子,资产也在100亿美刀以上,不仅连续两年登顶港岛富豪榜,还同时跻身全球十大富豪榜。
赵方林现在虽然也是全球500大富豪,但是个人资产与全球十大富豪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
199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次收纳内地富豪入榜,这一年,一共有17位内地民营企业家上榜,其中首富的资产的6亿软妹币。
内地富豪的身家,现在还远不能和港岛富豪相比。
龙辉基金现在的资金池,已经达到了40亿港币(1995年增值,以及赵方林、梅安蒂、大哥成等人继续投入)。
其中在港股市场持有的股票,价值大约有5亿港币。
10亿港币用于成立外贸公司,为内地企业借用外汇购买设备提供便利。
剩下的25亿港币,全部投在美股市场。
投资转移是从1994年1月开始,那个时候,美联储加息,全球美刀回流米国,导致港股市场大跌,陷入股灾,而米国股市却因为美刀回流,而迎来大涨。
微软是美股涨幅最高的科技股。
1995年,微软发布Windows95之后,市值一举突破500亿,把比尔盖茨推上世界首富的位置的同时,也让微软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龙辉基金在美股市场的收益率,没有前几年高,但也有30%。
比“股神”巴菲特执掌的投资公司的收益率还要高一些。
接下来几年,互联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互联网相关的科技公司,在美股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互联网热潮,也会在今后几年,进入内地,代表华国互联网第一阶段的三大门户网站,今后几年将相继成立,并在2000年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互联网科技公司造富神话,也将在这个时期,反复上演。
这波互联网热潮,赵方林当然不会错过。
龙辉基金今后将转型成为风投基金,在这波互联网大潮中,好好收割一番。
赵方林名下的几个上市公司,也会在这波互联网大潮中,尽可能地蹭热度,为自己增添互联网科技色彩,以便进一步推高股价。
对娱乐公司而言,TVB、邵氏电影公司、华星唱片的市值,现在已经差不多达到极限了。
想要进一步提升,必须要开辟更多的业务渠道。
TVB现在已经拥有六大频道,在米国还有一个英文台,对一家商业电视台而言,组织架构已经趋于完善,没有太多增长空间。
邵氏电影公司和华星唱片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想要获得更大发展,与互联网扯上关系,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
赵方林对此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并且已经开始招募互联网相关的人才,为即将到来的互联网大潮,提前做准备。
就像港岛歌坛一直缺乏摇滚土壤一样,港岛股市,似乎也一直缺乏互联网、高科技元素。
蜡嘴雀电子,算是港岛本土第一家高科技公司,但是现在生产的产品,依然是技术含量最低的视频解码芯片。
第一个生产车间已经建成投产的蜡嘴雀电子科技,生产的视频解码芯片,现在主要供应鸿鹄科技和青鸟科技。
有这两家大客户,让蜡嘴雀电子科技投产第一步,走得十分平稳。
第二个生产车间已经在建设之中,建成投产之后,将能为内地的VCD影碟机生产厂,提供80%的视频解码芯片。
蜡嘴雀电子科技现在,正在研发自己拥有专利的第一个产品——音频解码芯片,应用场景主要是MP3音乐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