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票房下滑(2 / 2)
因为青鸟科技,注册在港岛,并在港股上市,所以销售盈利,归属港岛公司,不能全部输入到内地。
但是,因为青鸟牌VCD影碟机的生产,也是在鹏城,所以销售额也有一部分会输入到内地。
鸿鹄牌、青鸟牌加起来,1995全年,输入到内地的外汇,高达20亿。
让鸿鹄牌、青鸟牌,获得了鹏城“优秀企业”的表彰。
青鸟牌也在1995年,进入到内地市场,因为定价偏高,售价平均有4000块,所以销量只要5万台,但是总销售额,也有2个亿。
1995年涌现的十多个VCD影碟机品牌,销量大都在几万台左右,销量能够超过10万台的,只有万燕牌一家。
1995年内地VCD影碟机全年销量,达到了200万台,总产值超过了70亿。
华国1995年全年GDP总值,是6.13万亿,VCD影碟机的市场规模,占了GDP的千分之一,已经不算少了。
VCD影碟机1993年在内地面世,短短两年之后,就能创下这么大的市场规模,着实令人侧目不已。
1995年,内地VCD影碟机保有量超过200万台,相应的VCD碟片需求量,也出现飙涨。
单是邵氏电影公司旗下的碟片工厂,VCD碟片出货量,就超过1亿张,总销售额达到了5个亿。
VCD碟片的市场规模,保守估计,也有10个亿!
而1995年的内地电影总票房,官方统计,还没有10个亿呢!
1995年的港岛电影总票房,也跌破了10亿港币大关。
尽管这一年,大哥成的《红番区》,以5691万港币的票房,打破了港岛本土电影的票房记录。
另外一部由大哥成主演的《霹雳火》,也取得4575万港币票房。
再加上星爷的两部《大话西游》。
1995年,总有4部港岛本土电影,票房超过了4000万。
创造了港岛电影的又一个新纪录。
港岛本土电影票房破4000万港币,是从1990年,星爷的那部成名作《赌圣》开始的。
1990年,共有《赌圣》、《赌侠》两部港岛本土影片票房破4000万港币。
1991年,只有一部《逃学威龙》的票房破了4000万港币,大哥成的那部《飞鹰计划》,港岛本土票房只有3905万港币。
1992年,共有三部影片票房破4000万港币,分别是《审死官》、《家有喜事》和《鹿鼎记》。
大哥成的《世界宝藏1》,携着成功登陆北美市场的威势,在港岛豪夺5000多万票房,但却被视为引进片。
1993年,只有一部《唐伯虎点秋香》,票房破了4000万港币。
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在港岛豪夺6223万港币,创造了港岛电影票房的新纪录,但也是引进片。
大哥成的《世界宝藏2》,全球票房虽然超过了3亿美刀,但是港岛票房却比第一部少,只有4000多万。
前面4年,港岛本土共有7部票房过4000万的影片,主演全都是星爷!
这也是星爷能够和大哥成、发哥并称为“双周一成”原因。
1994年,星爷主演的电影,第一次没有4000万港币以上的,票房最好的《国产凌凌漆》,也只有3756万港币。
这一年,港岛有三部影片的票房,超过了4000万,分别是发哥的《赌神2》,好莱坞大片《生死时速》,以及大哥成的《醉拳2》。
港岛电影票房,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从巅峰下滑。
不过,1994年港岛电影票房榜前十名的影片,票房好歹都在3000万港币以上。
到了1995年,虽然有四部港岛本土影片,票房破了4000万,但是港岛电影市场整体票房,却下滑趋势明显。
算上引进片,1995年度港岛电影票房榜前十名,排名第10的,是好莱坞大片《永远的蝙蝠侠》,港岛票房是2610万港币。
发哥主演的《和平饭店》,排名第12位,票房只有2483万港币。
排名第11的是好莱坞大片《七宗罪》,票房成绩是2591万港币。
这一年,港岛电影票房榜前十,足有4部引进片,分别是大哥成的《世界宝藏4》,李阿杰的《非常人贩1》,以及《虎胆龙威3》、《永远的蝙蝠侠》。
大哥成有两部影片在榜,分别是《红番区》和《霹雳火》。
星爷有三部影片上榜,分别是两部《大话西游》和一部《百变星君》。
另外一部上榜影片,是由刘天王主演的《烈火战车》,票房成绩是3377万港币。
这也是刘天王时隔三年,再有影片,跻身港岛电影票房榜前十,着实不容易。
十名开外,单部票房迅速下跌到2000万港币以下。
1995年,港岛本土电影票房过1000万港币的,只有22部,整体票房下跌形势明显。
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VCD影碟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