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华星上市(2 / 2)
赵方林、陈丹尼也没有好高骛远,给华星唱片设定的开盘价,只比估值略高。
放出3成流通股,股权经过稀释,陈丹尼在合并后的华星唱片,占股还剩下24.8%,依然是第一大股东。
TVB占股比例,剩下16.8%。
哥哥张的占股比例,被稀释到5.6%。
赵方林以个人名义占股,也只剩下5.6%。
陈丹尼和王静文的经纪人,同时也是百强唱片的总经理陈家颖,持股比例被稀释到3.85%。
梅安蒂的股权,只剩下1.61%。
陈丹尼、哥哥张、梅安蒂的明星效应,在华星唱片募资过程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股民认购华星唱片股票,非常积极。
1993年3月1日,又是一个星期一。
这一次,登台为华星唱片上市敲钟的,换成了陈丹尼。
陈丹尼其实不想这样抛头露面,是被硬推上去的。
哥哥张、梅安蒂,还有赵方林,也都被他拉了上去。
他们四个在台上,让华星唱片的上市,充满了话题性。
华星唱片正式挂牌后的股价,也没有打陈丹尼等人的脸,上涨幅度虽然没有一个月前,芳菲服饰上市首日那样快,但也顺利保住了开盘价。
第一个交易日收盘,华星唱片【0749】市值,相比开盘价,大涨30%,达到了14.6亿港币。
市值虽然与超百亿的TVB、亚视相比,与已经突破30亿大关的芳菲服饰相比,也大有不如。
但是,作为第一支登陆港股主板的港岛本土唱片公司,华星唱片的股价表现,已经足以令港岛娱乐业感到振奋了。
在此之前,港岛娱乐产业的相关公司,基本没有想着在港股上市。
邵氏电影公司和嘉禾电影公司,作为港岛影坛的老牌公司,在70、80年代,联手称霸港岛电影圈。
若是换到其他行业,拥有这样的地位,必定要去港股市场上试试水。
但是,六爷邵毅夫,在停产邵氏电影公司之前,没有把邵氏电影推上市的想法。
邹文淮倒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咨询过相关人员,都不看好嘉禾电影公司的前景。
原时空,嘉禾电影公司倒是在1994年,在港股上市,但是股价表现却不理想。
现在,赵方林率先提出,把港岛建设成为亚洲娱乐中心,并公开披露,要推动邵氏电影公司、华星唱片在港股主板上市。
华星唱片的上市申请,率先获得批准,自然成为所有同仁共同关注的标杆。
14.6亿的市值,虽然不算高。
但是,也创造了几个亿万富豪。
陈丹尼作为华星唱片的大股东,以24.8%的持股比例,身家增至3.6亿港币。
陈丹尼作为出道十多年的老牌天王,身家不菲,但是在华星唱片上市之前,总身价只有6000万港币左右。
与普通人相比,是相当不错了。
但是远不能和赌王那样的资产过百亿的豪门相比。
这也是他当初不被赌王看好的主要原因,家世和赌王门不当户不对。
现在,陈丹尼的身家,随着华星唱片成功上市,一夜爆涨,虽然和赌王仍然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也算勉强摸到资本的门槛了。
TVB持有的16.8%股份,价值2.45亿。
受此利好消息影响,TVB的市值,也出现小幅度增长,今日收盘,市值突破140亿港币关口。
哥哥张在华星唱片,持股比例较低,只有5.6%,价值8000多万港币。
哥哥张同样出道十多年,因为演唱会开得比陈丹尼多,唱片卖得比陈丹尼好,还成功开辟了电影领域,所以身家在此之前,要比陈丹尼高一些,超过了1亿港币。
他当初被陈丹尼、赵方林硬拉着,投资百强唱片,碍于面子,投进来1000万港币。
然后就做起甩手掌柜,没有管过百强唱片的具体事务。
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1000万的投资,增值到8000万港币,让哥哥张身家翻倍。
从单纯的投资角度讲,再成功不过了!
陈家颖也以3.85%的持股,身家飙升至5600万港币。
陈家颖早年,是跟着周书亦入行,先做的是策划演唱会的工作,因为负责陈丹尼的红馆演唱会,从而与陈丹尼结识,其后合作多年,凭借陈丹尼在港岛娱乐圈的天王地位,在经纪人领域,也算小有名气。
但是,因为只是跑单帮,手中最初只有陈丹尼一个艺人,后来才又多了一个王静文,所以陈家颖赚得并不多,在港岛,只能算是金领阶层。
陈丹尼成立百强唱片,不懂管理,把陈家颖拉过来做总经理,给了她10%的管理股。
现在,靠着这个股份,陈家颖也算是从中产阶级,跃升到富裕阶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