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上市在即(1 / 2)
第74章 上市在即(求首订!910)
《陆小凤传奇》一共包括了七个故事,以每篇故事10集的容量计算,整部剧集,长达70集。
当然无法一次性拍完,同样分成了两部。
第一部包括了《金鹏王朝》、《绣花大盗》、《决战前后》三篇故事,一共剪辑成了36集。
其中的重头戏,自然是汇聚了“四大天王”的《决战前后》。
为了让这次聚齐“四大天王”,利益最大化,赵方林还指示剧组,对这篇故事进行套拍。
拍摄的素材,在剪辑成12集电视剧的同时,还剪出了一部时长100分钟的电影,取名《决战紫禁之巅》。
《决战紫禁之巅》在嘉禾院线上映,一个月的公映期,一共获得1200万港币的票房!
虽然与星爷高达4390万港币的《逃学威龙》没法比,但也相当不错了。
这部《决战紫禁之巅》,因为是套拍,所以几乎没什么成本,只是事后,给主演的郭天王、刘天王、张天王、黎天王,各自包了一个大红包。
1200万港币票房,扣除掉院线分成,亚视还能拿到500多万,再减掉给“四大天王”的红包,亚视净赚400万港币。
但是,这笔钱,亚视并没有入账,而是在赵方林的建议下,捐给了慈善机构。
赵方林套拍这部《决战紫禁之巅》,主要是为了圆自己聚齐“四大天王”的心愿,不是为了赚钱。
《决战紫禁之巅》作为套拍电影,之所以还能拿到1200万港币票房,主要是因为港岛的电视收视群体,和电影消费人群,有一些区别。
看电视的,更多的是中年师奶。
看电影的,当然更多是年轻人了。
港岛现在一张电影票,售价大约在50块港币左右,1200万港币票房,也就是说有44万人次,买票入场观看了这部影片。
1991年,港岛的总人口还没有到600万,44万人次,说多不多,说少也不算少。
主要还是这个时候的港岛年轻人,娱乐活动实在太少。
而这部《决战紫禁之巅》,虽然是套拍的,但是大部分的镜头,和电视剧里都是不一样的。
影片结尾的重头戏——紫禁城殿顶的决战,在赵方林的指示下,使用了电脑特效!
这个时候,赵方林为伦敦制作公司策划的新节目《荒野求生》,已经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荒芜海岛上开拍。
《荒野求生》的同名电脑游戏,也在港岛开始了制作。
罗伊还是很给力的,重金聘请到了两位电脑游戏的制作高手,派到港岛,组建游戏制作公司。
电脑游戏的画面制作,和影视特效,有一些共通之处,虽然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决战紫禁之巅》的特效运用,还比较初级。
实际上,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已经开始筹备电脑特效大片《侏罗纪公园》了。
早在1975,斯皮尔伯格就已经拍出《大白鲨》。
科幻电影中的经典《星球大战》,也早在1977年便推出了。
在好莱坞,电脑特效,早已经运用到电影制作之中。
港岛虽然号称“东方好莱坞”,但是在拍摄技术革新上,却要迟钝许多。
直到1983年,才由徐科,拍摄出了港岛影坛第一部电脑特效影片《新蜀山剑侠》,不过在那之后,电脑特效并没有在港岛影坛引起重视。
赵方林在《决战紫禁之巅》上使用电脑特效,呈现出来的效果,绝对要比电视剧里的画面好很多。
也算对得起影迷的票价了。
400万盈利,虽然没有入亚视的帐,但是却纳入了亚视的流水,为亚视的财务报表,添了一份力。
8月初,亚视的上市申请,终于得到证券监理会的批准,上市的敲钟时间也确定了,安排在了9月2日。
亚视大股东林氏家族推动了三年多的,亚视上市进程,终于在这个时候,有了结果。
此时,亚视的估值,已经稳步上涨到了60亿港币,足足是TVB实时市值的两倍!
港岛股市在经历了87股灾之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恢复了元气。
进入到1991年,虽然在年初,受到海湾战争的影响,港股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是总体发展,依然是向上的。
1991年开年,港股恒生指数是3047点,突破了3000点大关。
8月初,港股恒生指数已经上涨到了3900点,基本上收回了87股灾的失地。
87股灾之前,港股恒生指数的高点,达到了3943点,然后在两个月内,暴跌2000多点,探底到1894点。
在港股整体向上的大环境下,TVB的股价,却始终保持平稳,市值也一直在30亿港币左右波动。
最大的原因,当然是受到亚视崛起的影响。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亚视已经在整体收视率的竞争中,对称霸港岛电视界多年的TVB,实现了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