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关乎大明国运的考验!(求追读)(2 / 2)
“所以,你不太在意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
“但话说话来,我相信,只要燕王真的对这个皇位动了心思,这个问题一定想过无数次,而且他跟道衍一定推算出了很多方式方法。”
朱元璋则是眼睛完全眯了起来,盯着朱景非常认真严肃的说道:
“可是,国师,关于削藩这个问题,你不是已经给了咱答案吗?”
“制定大明定制版的推恩令,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呢?”
没想到面对朱元璋的疑问,朱景却是直接摇头否定道:
“老爷子,此言差矣。”
“我给出的推恩令当然不错,但是毕竟我对于大明朝不是太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我想看看,真正出生在大明朝的燕王和道衍,到底会制定出什么样的国策来解决削藩问题。”
“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集思广益嘛。”
“更何况,我就不相信,老爷子,你一点都不想知晓燕王殿下的真正想法吗?”
朱元璋没有再说话,而是若有所思。
说实话,没有跟朱景结识之前,他对于老四的认知印象,还是停留在自己这个儿子,单纯的就是替大明镇守北疆的大将军。
但经过朱景这一段时间的描述,以及刚才亲眼再次看到朱棣整个人的状态和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老四儿子,真的长大了!
正如朱景所言,事实上,他内心当中也是非常渴望或者想要了解老四的真正内心所思所想。
关键是,刚才听到了朱景说道,后世对于朱棣身边道衍和尚的评价之后,他更是莫名的非常期待,这两个人到底能够给出他怎样的答复。
朱景则是看着思索的有些出神的朱元璋,嘿嘿笑道:
“老爷子,不用这么纠结,反正我们还有的是时间来真正解决削藩的问题,不是吗?”
“燕王和道衍给出来的解决方法,最多也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而已。”
“至于说,第三个考验,关于迁都与否,这个也是有关大明国运的问题,功在千秋。”
“毕竟你忽然宣布让他来继承大统,他肯定蒙圈,而且我也想看看这位传说当中封狼居胥的永乐大帝,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有了迁都北平的想法。”
朱元璋下意识的反问道:
“这个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老爷子,或许对你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但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却是相当重要。”
“小小的一个迁都问题,却可是关乎到大明万世不朽基业是否能够延绵!”
朱元璋:!!!
本来,朱元璋单纯的认为第三个迁都问题,也会跟第一个问题一样,就是想要看看自己这个老四儿子,到底是否跟自己心意相通。
现在听国师的意思,竟然还会影响到大明的江山和万世不朽基业。
那就是相当严肃的问题。
不管怎样,朱景肯定是没有任何私心,也是真心想要帮助自己和大明江山。
所以朱元璋还是再次冲着朱景施礼道:
“国师,多谢!”